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主题是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澎湃新闻)
“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那么党员干部在为民执政过程中不仅要用好法律制度的“硬约束”,还要用好“道德”的“润物细无声”。
“德润人心”发挥的是道德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它没有法律制度的“强制性”,也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当“德之精髓”蔓延开来,浸入人心,生根发芽,那就会成为人心中的信仰,想挪都挪不开。道德的滋养作用也不能一触而就,而是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循序渐进。
一方面需要党员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人民群众对待党员干部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那么党员干部的高尚道德修养就会辐射到人民群众当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并且于无形之中“模范”。
另一方面需要党员干部强化“走基层”。如果说干部“自我修炼”是被动的“德治”,那么“走基层”就是主动“德治”。在“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行动当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解决人民群众问题时不推、不拖、不怕,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落实,就是身体力行的道德教化。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不能单靠法治去“约束”,还需要“德润人心”。德从何而来,就是从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办事能力中来。所以,领导干部应该在道德上做好带头和表率作用。(胡臣臣)
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理”与“情”的融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作为一切行动的准绳,作为一切活动的原则,作为一切事情的底线,必然是社会的最高行为标准。
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于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是基于对我国法治建设已有成就和存在问题的总结和评估而作出的。
长期以来官贵民贱、官尊民卑的意识将普通百姓一直禁锢于“民不告官”、“民不与官斗”的一种常态中,人们心目中没有民可以告官的观念。
分析来看,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即当地政府可能养成了不理会“民告官”案件的坏习惯,也是一种官僚思想,还像一种“老大”作派。
这一年,中国“十二五”规划收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向着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2015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治国理政方向,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实践证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落实“四个全面”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履行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
这一年,中国“十二五”规划收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向着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
“律师是法律职业从业人员,更是维护司法程序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警方表示,以周世峰为首的这批律师还煽动网民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电话滋扰,对法官、执勤民警等进行侮辱诽谤、威胁恐吓。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便呈现出井喷之势。毫无疑问,要依法治网首先就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也惟有如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毫无疑问,要想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网”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收入193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至2015年2月2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献。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收入193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至2015年2月2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献。
法治的生命在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功效在于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紧紧抓住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这个关键,切实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