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小平同志刚复出时便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今年8月,56位以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主体的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受党中央、国务院的诚挚邀请来到避暑胜地北戴河修养。也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专家人才的重视与关心,为各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作出示范。
才之难得,业之所需。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期都要强烈,,“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无论是高精尖产业的科技人才,还是普通行业的技术工,都是为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必不可少的人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更多人才资源的国家,并且惜才爱才的国家才是充满希望的国家,才是生机勃勃的国家,才是步步上升的国家。
才之难得,必给予爱。刘备三顾茅庐才得以人才诸葛亮。足够的尊重和爱,是对有用之人最好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动力,足够的尊重和爱,更能激发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足够的尊重和爱,更能凝聚人心,后顾无忧,聚英才而用。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首先带好头,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鼓励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
才之难得,为之担当。我们各级政府都应当树立起尊重人才的意识,转变观念,放开政策,最大限度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用,团结人才,服务人才。现在,有的地方出现“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的错误意识,我们的各级政府在为干部带上“紧箍咒”的同时,也要为各类人才画好“保护圈”,优化环境,优化政策,优化管理,为之担当,为之服务,形成良好的人尽其才的大环境、好风气。(文小古)
党员干部要走好从政路,也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意识扎根在思想深处,践行在行动上,才能改掉“慢作为”恶习,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还要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党员干部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垂范,必将为弘扬正气,早日共圆壮美中国梦注入勃勃生机。
党员干部只有把读书所获外化为创新实践,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领导干部身居要职,能够接触的层面和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能够感受到的风俗人情也是不一样的,能够体会到的人情冷暖还是不一样的。
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
干部唯有真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奋斗信念,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增强自信,群众才能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面对媒体贵在“好声音”,工作做得好与坏,群众满意是与否,不用干部自说自话,实事就摆在眼前。
古往今来,凡为政有成者,无不注重修身养性,好“俭”恶“奢”;注重实心为民,删“繁”就“简”;注重躬身自省,勤“检”慎“行”。
党员干部是时代先锋,是模范标杆,“四自”能力是党员干部永恒课题,唯有不断净化、完善、创新、提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实绩是群众评判干部优劣的一把尺子,干部只有注重务实进取的形象,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真心为民办事,真正为民谋利。
从中央到地方,干部们纷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从上至下,通过新媒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这个平台表达对民意的尊重与敬畏。
榜样给予我们力量和信念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服务中以实干担当、在干事创业中以勤勉敬业奉献之精神向他们看齐。
在新长征的路上,党员干部在基层环节上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