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蕴涵着许多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与执政方略。珍贵的本土化营养,值得各级领导干部,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诚地加以梳理、吸取、转化,达致领悟真谛、守正出新、古为今用之境界。(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1月3日)
普希金说过: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唯一不死的,可以流传千秋万代、影响千秋万代!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嚼之再嚼而余味无以穷尽的最佳食品。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能够显然的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有不一样的高度,有不一样的眼界,有不一样的认知。
科洛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但很多人却并没有珍惜高等教育的机会,认为书本是历史进程中应该“优胜劣汰”的东西,是一个十分滞后的发展状态,是一个跟不上人类思维发展和知识增长需要的落后分子。或许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用不上的地方,也可能有一些确实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经验,然而书本给我们的不一定是形式主义的实质性东西,而是我们需要的一种精神获得和开阔眼界的需要,站得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
雨果说过: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是这种养料.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个空穴来风的口号,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要求,而是一个为了实现灵魂的飞跃,获得一个精神的充裕。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世界本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看书看到的不应该是片面的知识,而是挖掘一些深层次的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
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正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更好的积累经验,然而学习却能够更好的培养德行,德是才的基础不是吗?(周晨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将文化自信纳入学习的重点,要在做合格党员的过程中融入对文化自信的坚守。
高等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障。
党员干部要走好从政路,也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意识扎根在思想深处,践行在行动上,才能改掉“慢作为”恶习,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还要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党员干部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垂范,必将为弘扬正气,早日共圆壮美中国梦注入勃勃生机。
党员干部只有把读书所获外化为创新实践,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领导干部身居要职,能够接触的层面和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能够感受到的风俗人情也是不一样的,能够体会到的人情冷暖还是不一样的。
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
干部唯有真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奋斗信念,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增强自信,群众才能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面对媒体贵在“好声音”,工作做得好与坏,群众满意是与否,不用干部自说自话,实事就摆在眼前。
古往今来,凡为政有成者,无不注重修身养性,好“俭”恶“奢”;注重实心为民,删“繁”就“简”;注重躬身自省,勤“检”慎“行”。
党员干部是时代先锋,是模范标杆,“四自”能力是党员干部永恒课题,唯有不断净化、完善、创新、提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实绩是群众评判干部优劣的一把尺子,干部只有注重务实进取的形象,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真心为民办事,真正为民谋利。
从中央到地方,干部们纷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从上至下,通过新媒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这个平台表达对民意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