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地铁”正式开通,列车全部为中国制造。(8月1日,环球网)
报道说,日前,里约地铁4号线全线开通,这条地铁线连接起巴哈奥林匹克公园和里约热内卢市区,被称为“奥运地铁”。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奥运地铁上”奔跑的列车,全都是中国制造,生产列车的是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造的列车无论是质量、还是设计,都让他们非常满意,里约州政府未来还计划采购更多的中国列车。
以中国铁路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之所以在国外市场引起如此轰动,引发各国对高铁修建运营产生兴趣,着实依靠的是我们装备研发制造和技术创新的魅力使然。
中国装备走出去,顺应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装备制造需求增加的发展势头,同时满足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能力增强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国际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拿中国高铁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进入了发展“黄金期”。而高铁的规模化建设也拉动了国民经济发展,造福着广大百姓。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但让中国铁路一举摘掉了“瓶颈”的帽子,更使其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密切同世界各国交往交流的一个好平台,我们签署了多个国家铁路修建合同,参与了更多的标段竞争,用“中国制造”传递者更多的和平共同发展的信号。
不仅仅是铁路,其它行业同样也是如此,去年五月,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重点领域是基础设施、装备制造业、建材、矿业、石油化工、汽车、农业等领域的投资与产能合作。这一切都将带动大量装备走向国际市场。还有与欧美一些国家合作的旨在输出设备和技术的项目,都在以不同形式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基础装备制造的魅力。
短期,不能说明永久。眼前,更不能保证长远。眼下,中国装备已经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艳”的美好愿望,但要想达到“中国制造”牢牢在世界上站稳脚跟、“花香四溢”,打出响当当的更靓品牌,还需要做出相当的努力。
我们的行业系统装备研发部门厂家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握住当前的良好发展机遇,积极适应国内国外各种市场需求,综合考虑各个国家的国情、特色需要,研发生产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中国制造”赢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得更多市场订单,反哺自己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何高波)
记者21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自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以来,截至今年7月11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安全正点、快捷舒适、绿色环保的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百姓青睐,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高铁只要坚持创新发展,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并带动和影响相关制造业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作出贡献。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区域铺陈再到全国全面的构架,从局部模仿再到拥有自主产权,创造了一个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奇迹。
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份四方合作备忘录,让中国高铁开进莫斯科成为可能。10月13日,在俄罗斯,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
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份四方合作备忘录,让中国高铁开进莫斯科成为可能。10月13日,在俄罗斯,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
全程最多2天,兼顾货物运输,或按350公里时速设计。
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份四方合作备忘录,让中国高铁开进莫斯科成为可能。10月13日,在俄罗斯,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
17日,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时表示,两国应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其实早在2009年,中国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其中有两条都辐射到欧洲,这三条高铁分别: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
卡梅伦表示,英方愿与中方深化高铁领域合作。
17日,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时表示,两国应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其实早在2009年,中国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其中有两条都辐射到欧洲,这三条高铁分别: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
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获赠一座中国高铁模型,中国总理李克强向其力荐这一高端的中国制造。的10月中、11月底,李克强出访泰国、罗马利亚期间也“推销”过中国高铁 高铁,正在成为中国的一个“国家推销品”。
广阔的空间,巨大的潜力,并非虚词。
据美联社11月20日报道,墨西哥总统夫人的数百万美元豪宅在国内饱受争议,面对质疑,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19日宣布将公布自己所有资产的详细资料。 培尼亚表示,虽然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李克强总理22日考察铁路总公司并召开座谈会。会后,他特意走到原铁道部老
这是李克强总理两个月内两次出访中,均亲自“推销”中国高铁。有媒体分析称,“高铁外交”是一张中国名片。通过“高铁外交”,“中国制造”高调亮相海外,国际市场掀起“中国高铁热”。有香港媒体指出,在中国这一波的外交攻势中,“高铁外交”正在凸显,甚至可以与“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