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初,各种责任书就纷至沓来,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种类繁多。”一位基层干部表示,这些责任书签完就搁柜子里了,事前指导、事中管理都跟不上,责任书成了“打白条”。(7月24日人民日报)
也许,在这件事情中,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基层签了某某责任书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很好地完成责任书上所规定的各种事项,不然就是不尽责,就该受到《问责条例》的惩戒。诚然,签订了责任书就必须尽职尽责做好,从诚信这一起码的遵循来说就应该做到。但是,很多事情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责任书》有下责任的,也有接受责任的,基层组织是接受责任的,“责任书签完就搁柜子里了”这一现象并不少见,还要看下责任的单位是否有责。
前不久,笔者的单位就应县卫计局的要求,须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拿到领导那儿签字的时候,领导笑了,现在还签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问计生局,“我们也是对应上级的规定要求单位签订的”。“反正签了责任书,责任就是你们的了。”这样的理由不得不说是奇葩。但是也是很多下责任单位的常用理由。
而且,再细看一下,很多下责任的单位所管的事情也确实不少,很多事情都会用一个责任书将接受责任的单位框进来,“给你们签订了责任书,我们的责任就尽到了,责任就是你们的了”。这也是下责任单位的真实想法吧!辖区内很多单位,很多份责任书,收起来就是几大堆,又有好多领导看过,好多人处理过?“装不下了”以后就毁掉,或者交到废品收购站了。到年终或者某项工作终结的时候,下责任的单位就轰轰烈烈地下来检查、督促,弄不好就扣分、扣绩效,他们的责任就尽到了。
为此,很多单位要做与单位实际工作无关的很多工作,准备如山一样的资料迎接检查。而这些材料中,很多是虚的,用来应景的。正如常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说的“我就是为做资料而生的”。基层干部说“每年年初,各种责任书就纷至沓来,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种类繁多。”其中包含的抱怨也是真实而有效的。基层是落实各种政策的最前沿,但是绝不是帮着应付责任的最后一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很多下责任单位因某项工作没有落实而惩戒基层的时候,也请看看自己的责任是否尽到。首先要把自己的责任厘清,不该下的责任就不要下,更不要高高在上地将责任一推到底。其次要看基层单位是不是该承担某项责任,给基层的责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三是下了责任之后要加强指导,要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不要只看资料、只听汇报。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尽心,这是情之所至、责之所至。其实,只要下责任单位和接受责任单位都尽职尽责,才能将改革、发展中的事情做到位、做出实效,两个巴掌才能鼓出好掌声。(余东)
全面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但党中央反腐的力度与决心永远不会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这三句话,不仅点出了权责之间的关系,更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条例》的核心。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出台,这话将成为未来官场的新常态。
问责条例的目的是希望党员干部能够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保持初心,继续前进,方能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而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通过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问责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的不断加大,问责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要求也越发迫切。
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特色,只有执行问责条例才能告诫和警示全党。
“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其中忠诚、干净是为官做人的政治底色,担当则是干事创业的必备素养。
近日,新野县人武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提高了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认识,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问责是领导干部承担责任的重要保障。如果《问责条例》只是“看上去很严”,对于政策的制定者就是“一厢情愿”。
“容错”实则是防止干部畏首畏尾,鼓励干部大胆作为;“问责”则是致力纠正党内错误,肃清党内环境。
《问责条例》让党内法规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利和责任更加清晰。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执政67年、领导改革开放38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繁重和紧迫。
领导干部要履职尽责,党员要身体力行,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劲往一处使,只有“步调一致”,才能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止境,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周密系统的战略部署,也是后厚植党的优良作风战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