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种风险矛盾复合交织,党的干部在这样的环境下压力不断加大。这种时候,既要严防党的干部“庸、懒、散、浮、拖、软”现象发生,又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让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放开手脚“能干事”,使敢担当、善作为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主旋律。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无为思想在一些干部中滋生蔓延。例如,对于“简政放权”,一些干部不仅是认识不深、理解不够,甚而是把其当成“万金油”,这里擦、那里试,当作为官不为的“挡箭牌”;错误地认为“简政放权”就是把什么事情都推给下级,平时做撞钟和尚,遇事当甩手掌柜,该干的事不干,该担的责不担,对群众要么是避而不见,要么是见了客客气气但就是不办事……
应当说,对为官不为这些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都曾作为反思整改的重点问题来解决,其中有些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有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有些问题解决得还不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必要结合当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探索构建“容错”机制,就是要科学界定什么样的错是失误失败、什么样的失误失败能容能纠、怎么样落实容错纠错的具体程序。重点对干部在工作中出于公心但因经验不足或不可控的客观因素而出现的失误和不足,酌情予以宽容并给予纠正的机会,避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达到“防止犯错、减少怕错、可以试错、错了容错”的目的。
总之,机制“能容错”干部才“能干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的干部在干事创业的探索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犯错”的干部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容错”机制为依据为“能干事”的干部撑腰,彻底消除因为“怕犯错”就不干事的思想。(张静)
各地探索建立容错机制,让敢于干事创业者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轻装上阵”。
“容错”实则是防止干部畏首畏尾,鼓励干部大胆作为;“问责”则是致力纠正党内错误,肃清党内环境。
我们经常讲改革要有容错机制,新闻发布工作也需要容错机制。要给新闻发言人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敢于说话、愿意说话。
迈入“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大船稳稳驶入深水区,同时,也将进入攻坚期,任务重、难度大是其突出特点,风险加大更是亟待突破的难点。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要保护作……
2014年10月14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透露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2014年前完成巨灾保险的专题研究,明确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