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是什么?忠诚是君子之间淡如水的交情,是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亲情,是同志之间互相进步的关情。也许人们不一定能理解透忠诚的含义,但忠诚会一直伴随你渡过漫漫长日,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800多万名党员,他们同属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第一大执政党。95年的风风雨雨,洗尽了党的铅华,磨砺了党的坚毅。当然,党的强大,与全体党员密不可分,他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时刻准备着。
忠诚源自坚定不移的信念。信念支撑党员干部的行为,信念不坚定,就会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正之风,精神之“钙”就会匮乏,患上“软骨病”。信念如何才能坚定呢?其实,党组织作为全体党员的大家庭,一直都在努力着。召开民主生活会,让党员能坦诚不公地坐下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差距更清醒的认知自己,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虽然只针对县处级党员干部,但唯有干部带头接受教育,以正自身,做好表率,才能在广大党员中传播正能量,传递坚定的信念;“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党员,就是要让党员多学多做、会学会做,在学和做中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魅力。如此多且有效的活动,成为全体党员的随身课堂,时刻提醒党员要信念坚定,在坚定中忠诚。
忠诚源自责无旁贷的担当。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党员应牢记的宗旨。有担当才有作为,在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担起责任,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坚毅果敢的面对一切。目前连夜的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危难时刻更需要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因为抗洪抢险是他们责无旁贷的担当。洪峰过境,冲刷城市,但绝对冲不垮众志成城的中华儿女,冲不垮党员干部责无旁贷的担当。实际上,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党员干部都应事事关心,坚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责任担起来,忠诚挑起来,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忠诚源自真抓实干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嘴上说的再好,不过是花架子,耍嘴皮子。眼下正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更需要党员干部忠于事业,事事亲力亲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真抓实干就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放下架子,放低姿态,放宽心胸,以虚心谦逊的态度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和群众坐在同一屋檐下、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面对面与群众谈话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看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员干部要在正确政绩观的引导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任之名,既注重“显绩”,又注重“潜绩”;既重视当下,又重视长远。用真抓实干的行为,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刘仕鱼)
党员干部唯有心中有党,牢记宗旨,才能时刻不忘身上的重担,才能做到真心向党、对党忠诚,只有这样才能担得起“合格党员”称号。
忠诚,是一种优秀的作风、一种良好的品格,更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对党忠诚,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党员干部要走好从政路,也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意识扎根在思想深处,践行在行动上,才能改掉“慢作为”恶习,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还要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党员干部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垂范,必将为弘扬正气,早日共圆壮美中国梦注入勃勃生机。
党员干部只有把读书所获外化为创新实践,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领导干部身居要职,能够接触的层面和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能够感受到的风俗人情也是不一样的,能够体会到的人情冷暖还是不一样的。
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
干部唯有真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奋斗信念,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增强自信,群众才能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面对媒体贵在“好声音”,工作做得好与坏,群众满意是与否,不用干部自说自话,实事就摆在眼前。
古往今来,凡为政有成者,无不注重修身养性,好“俭”恶“奢”;注重实心为民,删“繁”就“简”;注重躬身自省,勤“检”慎“行”。
党员干部是时代先锋,是模范标杆,“四自”能力是党员干部永恒课题,唯有不断净化、完善、创新、提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实绩是群众评判干部优劣的一把尺子,干部只有注重务实进取的形象,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真心为民办事,真正为民谋利。
从中央到地方,干部们纷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从上至下,通过新媒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这个平台表达对民意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