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连着党风政风。”(4月11日,人民日报)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对党员干部来讲,光有法律准则、纪律意识、政策方向是不够的,在人民群众心中,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元素之一。
“为官先修身,律人先律己。”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道德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本书籍。从小父母就常常教导我们要端端正正走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从家训、家风中就开始训导做一个有用的人。看如今有的党员干部忽略了情操,忘记了家训,迷失了底线,面对复杂诱惑的现实社会,从不严的操守,不端的品行,败坏的德行开始滑落,最终酿食苦果,走上了犯罪道路。于此,党员干部在而今自我固本培元的时候,不要忘记家风育德。
“甘守清廉报祖国,不为贪赃羞儿女”。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廉洁自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因廉洁既是最为可贵的品质,也是不可越界的准绳。从家里来说,如是一个守原则的人,定能为家表现出有担当、有责任、有品格。从干部来讲,一个守廉洁的人,定能为国奉献出严要求、做表率、葆先进。若是一个党员干部通过依靠自己努力拼搏,奋发有为,辛勤工作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无疑是光宗耀祖,树立了良好形象;若是因贪赃枉法,非法获利,损人利己过上奢靡的生活,无疑是家门不幸,遗留坏名声,所以在党员干部成长的历程里,切莫将个人利益高架在人民利益之上,试想自己是公仆,责任是为民,不应拿他人之子,填自己之囊,应正正直直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家的好党员、好干部。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而这每一个德都应是党员干部不可或缺的素养。社会公德的树立,有利于党员干部自我明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党员干部对个人爱好、交朋结友的慎行;职业道德的树立,有利于党员干部守法律己,懂操守、讲原则、重责任;家庭美德的树立,有利于党员干部引导和培养好的家风,潜移默化的带动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有约束。
都说小家、大家不分家,家风影响政风、政风影响国风。家风看似无形,实则有影,一个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政风作风。由此,党员干部在固本培元的时候,如若不忘家风的培养与熏陶,那么必将会引导自我及他人更加懂得明确法则,自律守律。(曾心)
习近平总书记12日在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对身边人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领导干部身边要有一位守法知法、时刻保持清醒的“她”,才能守护家庭的安宁,才能共同筑起家庭的防线,才能当好“守门员”。
妇女节来临之际,一条名为“当好丈夫廉洁从政的监督员”的微信在朋友圈荡起涟漪。激发“她魅力”,焕发“她风采”,弘扬“她力量”,家风涵养、家庭建设就能获得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蓬勃力量。
重家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传承,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指的就是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好家风、贤内助,对于领导干部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无法替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出“家风建设”引起各方热议,昭示了良好家风的回归。
党员干部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垂范,必将为弘扬正气,早日共圆壮美中国梦注入勃勃生机。
一个党员家庭,三代党员干部,不同的职务,相同的坚守,其根源来自祖辈的严格律己,其家风传承带给了父子共同的人生戒条。
一个家庭或家族传统、规范和习俗,谓之家风。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儿孝家平安。家风,关乎一个家庭的安定幸福和谐与整体形象。
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对领导干部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家庭情结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栓得牢牢的“结”。
官员的家庭,都离不了一个“权”字。作为家庭回避不了的主题,如何不越权,远离腐败,共唱正气歌,树立好家风,就需要一个“贤内助”。
近年来,反腐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不少是不良家风导致的家庭式腐败、家族式腐败,相当一批领导干部走向犯罪深渊,往往是因为放任和纵容家属。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做好手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