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有度,法纪为界。专家表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情观,管好自己的“朋友圈”,在工作和生活中分清贿与礼、公与私、情与法,切实做到不为人情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友情所累,不为私情所惑,为自己的人情往来画好红线,真正做到“当官守官德,党员讲党性,办事有原则”。(中国纪检监察报)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讲人情是人之常情,更是维系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慰藉。有时候领导干部也不可避免的要讲人情,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都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见“情”在开展工作时具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同日而语,领导干部又不同于其他人,滥用人情,只会纵容其一步步成为腐败的垫脚石。
在笔者看来,要当好一个好干部,最基本需要做到两点:第一,不能随便动用自己的“人脉”。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不论大事小事,有些人都爱去找所谓的熟人。有的人经不住各种灯红酒绿的诱惑,为了升官敛财,开始大肆动用自己的人脉,从而走上不归路。第二,干部不能随便被“人情”所动。其实说被情所动,只是我们的部分干部意志不够坚定。可以说一开始都是坚持原则的,但是却并不能坚持到底,担心会被别人所谓的“不近人情”指责,然后就开始接受别人的“托关系”,进而逐渐被贪腐所侵蚀。
纵观近年来被惩处的干部,他们总爱把身不由己挂在嘴边。哪有那么多“身不由己”,全都是借口。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行的直坐的端,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就不会乱动“情”,更不会随便被“情”所动。坚持原则并不是不近人情,帮忙或者找人帮忙,都应该控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这样才不会造成“借人情之名,行腐败之实”的情况。所以,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谨记:过度用“情”只会滋生腐败,规矩做官才能不负众望。(文彧)
党员干部要走好从政路,也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意识扎根在思想深处,践行在行动上,才能改掉“慢作为”恶习,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还要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党员干部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垂范,必将为弘扬正气,早日共圆壮美中国梦注入勃勃生机。
党员干部只有把读书所获外化为创新实践,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领导干部身居要职,能够接触的层面和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能够感受到的风俗人情也是不一样的,能够体会到的人情冷暖还是不一样的。
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
干部唯有真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奋斗信念,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增强自信,群众才能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面对媒体贵在“好声音”,工作做得好与坏,群众满意是与否,不用干部自说自话,实事就摆在眼前。
古往今来,凡为政有成者,无不注重修身养性,好“俭”恶“奢”;注重实心为民,删“繁”就“简”;注重躬身自省,勤“检”慎“行”。
党员干部是时代先锋,是模范标杆,“四自”能力是党员干部永恒课题,唯有不断净化、完善、创新、提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实绩是群众评判干部优劣的一把尺子,干部只有注重务实进取的形象,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真心为民办事,真正为民谋利。
从中央到地方,干部们纷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从上至下,通过新媒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这个平台表达对民意的尊重与敬畏。
榜样给予我们力量和信念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服务中以实干担当、在干事创业中以勤勉敬业奉献之精神向他们看齐。
在新长征的路上,党员干部在基层环节上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