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前,海珠区66岁的汤奶奶将自己辛苦攒下的5000元存进银行。上月她拿着存折到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查不到存款信息,无法取款。16日,记者陪同汤奶奶再次来到该银行,工作人员称还是查不到存款信息。银行大堂经理李先生解释称,由于存款时间太长,银行内部系统又多次升级,目前确实查不到该笔存款信息。前日记者采访完后,银行当晚联系她。昨日上午,她到银行成功拿到本金和利息,共计6900元钱。(11月18日 《信息时报》)
银行储蓄是民众传统的理财方式,利息高低倒在其次,最能吸引人的把钱存到银行放心,安全有保障。可是,汤奶奶却因存款遭遇了挫折——她15年前的一张存折在银行系统验证时被亮了红灯。这意味着,她想取出本金和利息,将费一番周折。
果然,在焦虑中等了一个月,汤奶奶还是没有取出本金。不过,这一次是媒体记者陪同她到银行问个究竟。银行解释:存款时间太长,银行内部系统又多次升级,目前确实查不到该笔存款信息。显然,“时间久了”这个理由太过牵强。因为存款时间不能成为借口,即便是最长的五年定期,到期后也可以自动转为活期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存款时间没有上限。
至于“银行系统升级”造成数据丢失,这个理由倒是值得玩味:银行系统升级,目的就是既是为了操作管理的方便,也为了储户的账号更安全。但是,银行在系统升级过程中会出现数据丢失,这真是让人心惊的漏洞。尽管汤奶奶在记者的帮助下讨回了存款,但任然心有余悸,万一碰不到好心的记者的呢?再者,如果碰到储户的存折存在丢失,或者存款人亡故,受益人还怎么查到存款?
苦等一个月没有结果,记者介入银行就迅速善意地回应,汤奶奶的遭遇虽然以喜剧收场,但还是留给大家挥之不去的遗憾和忧虑:她这笔“捉迷藏”的存款能取出6900元,是银行屈服于媒体监督的力量?还是确实在电脑系统里找到了原始数据呢?显然,我们不希望银行是惧于媒体监督而作出的妥协,若真的这样,则说明银行系统存在漏洞,储户的安全如何保障?但愿银行能认真反思,深究内因,强化服务,别让安全保障随着系统升级而降低。(黄齐超)
时长:21分43秒
王先生说,他们夫妻二人靠经营一家服装店为生,这张银行卡里存的是他们多年的积蓄,可谓一下子倾家荡产了。
银行窗口不办理整存,要存3000元这样的“整钱”,请到ATM机上完成!长春市民郭先生的这个遭遇不是个例,很多地方的银行都有如此规定。
央行颁布了6次降息令,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腰斩至1.5%,银行存款加速流失。
6月27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截至6月30日,人民财经通过查阅各商业银行官网发现,多家银行已相继调整利率。整体而言,城商行及全国股份制银行要高于国有大行。
进入四月份,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那么,问题来了:钱都去哪儿了?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存款“失踪”案件近期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单笔“失踪”的企业存款最高达3.5亿元,尚未追回的个人存款近5000万元。这让许多市民开始焦虑:这是咋着了,我存在银行的钱还安全吗?以后,我们应该把钱放在哪?
近期,类似的存款“失踪”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2014年10月,上市酒企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今年1月10日,泸州老窖又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
对于银行来说,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为服务整体安全性提供保障,谨慎核查证件、凭证、信息、密码、签名。在司法实务中,对无密码克隆卡遭盗刷的,有的法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发行的磁条卡技术含量不高、终端系统不能有效识别伪卡交易所致,并判令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据说每当有存款“失踪”,确定是储户、银行还是银行员工个人的责任十分困难。而非像实际操作那样,首先要求丢钱储户自己取证,以证明银行存在过错,否则对存款“失踪”不负责任。
自从央行宣布降息之后,上午不断有客户来到银行网点或打电话咨询最新的存款、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其四,保险公司办理银行存款业务,应当选择取得保险资金托管资质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专业金融机构实施第三方托管。对银行存款的严格监管,在业内看来,也堵死了近一年来银行业内兴起的“委托定向投资”同业业务模式的保险资金来源。
成都市民黄先生搬了4大箱零钞到银行存款。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银行发生的“存款失踪”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2014年以来,类似的存款“失踪”案件在河南、安徽、湖南等地也屡屡发生,这些案件不仅损害储户的利益,更令整个银行业声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