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LouisVuitton将在国内关闭5~6家门店。奢侈品业内人士表示,LV广州丽柏广场店关闭虽然存在单店业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与其趋势性战略调整相关,由于奢侈品大环境和商业模式变化,未来1~2年,在中国会有更多的奢侈品牌关店出现。(11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奢侈品关店最直接的原因,一是互联网发展,让信息更透明化,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被打破,境外购物兴起,二是政府推动跨境电商,也起到助推作用。现存的实体店一旦不能赚票子,当然要关掉。
国内奢侈品价格比国外市场高出非常多,导致出国旅游时过度消费奢侈品。地区价格差的核心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奢侈品的定价规律,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定价越高。有人一直认为价格高与关税有关,其实这是一个错觉。进口关税在很多奢侈品品类销售价格的占比只是成本价的10%左右。比如,一瓶进口名牌香水,国内零售价格700元,里面所含的关税只有6.2元,还不到价格的1%。就算关税一分不收,这些七八百元一瓶的大牌化妆品,恐怕也没几个人说便宜的。
奢侈品境内外价差大,税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商品在进口环节征税,是以进口报关价格为基础的,而不是以零售价作为征税依据。通常奢侈品进口报关价格很低,只有国内市场零售价格的3%—20%左右。也就是说,一瓶零售价800多元的化妆品,它的进口报关价格只有二三十元,关税税率按10%征收,也就几元钱。即使加上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占奢侈品零售价格的比例也十分有限。2012年,我国曾降低了部分化妆品的关税,但当年这些进口化妆品的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上涨。由此看来,税收因素在奢侈品零售价格中的比重很低。
由于内需外流,奢侈品关店成为顺乎自然的现象。国内市场上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国外品牌居多。我们不希望内需外流,而他们则更渴望“外需内流”。因此,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奢侈品的价格和款式上“造成”一定差异,把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吸引过来,就成为奢侈品的销售策略之一。
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八年来出现首次下跌,较2013年下跌1%,降至1150亿元人民币,但年奢侈品消费总额却同比增长9%,其中近70%来自海外消费。这也说明,奢侈品需求仍是刚性的,只是把消费地选在了境外。
就关店现象而言,并非奢侈品店独有。今年,万达百货已闭店10家,乐购在山东6家商城全关店,沃尔玛将关闭30%中国门店。关店潮来袭,实与电商发展有关,奢侈品关店亦概莫例外。以前,奢侈品仅有单一的线下渠道,只能通过开设更多的实体店来达到增加营销的目的,如今这一策略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在电商格局下,奢侈品将会通过更多的O2O方式来提供体验与服务,实体店只作为形象展示和支持线上服务的方式。
2014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只是消费市场在欧美国家。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大量的中国奢侈品门店空置、沦为广告牌、展示店等,却仍要背负大量的运营成本。所以,关店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并不意味着国人对奢侈品厌烦了。(张全林)
有人借“ 耀雅 ”微信号以假货充奢侈品疯狂敛财,据称仅何小姐一人就被骗300多万元 正因为相信了郭的推荐,李小姐加了“ 耀雅 ”的微信,并几次向“ 耀雅 ”订购了3双鞋子和3个包包,一共汇去款项约14万元。
2015年9月11日,经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张某家属与被害人刘某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由张某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刘某经济损失10万元,刘某对其表示谅解。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
全年中国人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
中国的奢侈品门店数量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国家,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其数量大大超过美国,并正在接近饱和。
2016年春运火车票最难抢城市排行榜在网络中火热出炉,北京广州分别夺得冠亚军,而济南也成为今年春运的一匹“黑马”,以1/2377万的抢票概率,占据榜单第三名。
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奢侈品绝大多数是在海外采购的。
“打折”、“降价”、“关闭门店”,2015年可谓是中国奢侈品行业最为动荡的一年。
一句话介绍:这是一个靠高级定制起家的法国著名手包品牌,被喻为“劳斯莱斯”级的手袋品牌。
俄媒称,由于中国股市持续暴跌,外国名酒、名牌衣服和包等在中国的销售已经不再带来超额利润。
最新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
周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奢侈品市场一向是卖方市场,由卖方控制话语权和定价权,形成了奢侈品的地区价格差。从2013年开始,奢侈品大牌开始疯狂在中国内地攻城略地开门店,还大刀阔斧进行了“去Logo”运动,但是效果非常失败,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
突然“Duang” 的一声,香奈儿(CHANEL)中国市场降价遭疯抢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从2013年开始,奢侈品大牌开始疯狂在中国内地攻城略地开门店,还大刀阔斧进行了“去Logo”运动,但是效果非常失败,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
香奈儿(CHANEL)中国市场降价遭疯抢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突然“Duang” 的一声,香奈儿(CHANEL)中国市场降价遭疯抢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从2013年开始,奢侈品大牌开始疯狂在中国内地攻城略地开门店,还大刀阔斧进行了“去Logo”运动,但是效果非常失败,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