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第一书记”纷纷选择驻村为群众办实事,但是“第一书记”要真正落实好,需做到勤开口、勤洗耳、勤碰头、勤动手。
勤开口说土话。“第一书记”驻村听真话、听实话、听群众话,得处处注意自身言行。随时随地坚持讲实情、说实话,不讲“官话”,不讲套话,以身作则带好头鼓励群众说真话。干部要学会“说” 话,见到长辈喊声“大伯”、“大妈”,见到年轻人叫声“兄弟”、“姐妹”,见面问句“吃饭没有?”,聊聊地里收成、家里收入,说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得话,才能听到群众的真话。“我是科长”、“我是主任”这类话只能损坏干部形象,隔离干群干系。?“第一书记”在群众面前不任意许承诺、夸海口,谨言慎行。
勤洗耳把好关。“洗耳”是“第一书记”驻村的重要工作,听要严格把好关。“第一书记”驻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常修为人之德,常怀律己之心。“第一书记”手中有一定权力,一定要洗去糖衣炮弹之言,自觉抵制诱惑,才能听进群众的肺腑之言。恭维之言虽然中听,但会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丧志;群众话很土甚至于“刺耳”,却是肺腑之言,是“第一书记”该认真听的话。
勤碰头解决事。勤碰头,要常驻村,主动走访群众,不迎来送往。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农村真情况,听到群众真话,思考好群众所需能做。约个时间地点,匆匆“接头”,问个数字、填个表,打声招呼转身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听不到真话、实话,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第一书记”驻村听真话、实话、群众话,一点一滴都记心上,一条一条研究解决,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推动工作落实。
勤动手干实事。“第一书记”驻村听到真话、实话、群众话,远远不够,还要勤动手办成事。“第一书记”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给群众办实事。做到主动参与群众的劳动,在劳动中了解民情拉近关系;给群众办实事,解决农村中存在矛盾问题,力保一方平安和谐。农村工作皆实事,一件一桩需手打手摸去完成,美好蓝图华丽变,动动笔、动动嘴都得抛,要求“第一书记”脱下西装换“农装”,戴上草帽上地头,一件一件抓落实,驻村工作才会成为人民群众越来越满意的“民心工程”。(江枫)
吴树兰,河南省扶贫办副巡视员。从52岁起便开始了她的扶贫之路,先后在新蔡县孙召镇的大吴庄村和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任党支部书记,带领百姓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为打赢河南脱贫攻坚战,自去年开始,省交通厅派出五位驻村的“第一书记”在脱贫道路上各显神通。
“第一书记”驻村要始终履行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责,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当好参谋和掌舵人的角色。
元宵佳节,扶沟县包屯镇朱村岗村委大院锣鼓阵阵、笑声连连,在省政协驻该村“第一书记”刘延志的组织下,村民们欢聚一堂,大家一起看舞蹈、猜灯谜、吃元宵,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元宵节。
牢记“第一身份”,才能履好“第一职责”。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担任什么领导职务,都要自觉地把党员身份放到官员身份前面。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扶贫攻坚成为最近人们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
农村的工作生活确实比较枯燥,每日直面群众,繁杂琐碎的小事颇多。如果第一书记只是把下派当成是提拔的“快车道”,脑海里充斥“镀金”思想,动机不纯就没办法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
农村天地需要人才,“第一书记”要怀着为农民谋利的情、揣着为农村服务的心、带着发展农业的劲,认真思索,找准位置,进入角色。
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第一书记”任务重,责任大,“第一”就必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能接好“地气”,要沉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第一书记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昔日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日前,《四川日报》在四川在线、川报观察同时推出的系列报道《“第一书记”的烦心事》,引发不少人的关注。来自各地的“第一书记”向社会大众讲述着,他们在驻村帮扶过程中的“烦忧”。
“与往年相比,今年选派第一书记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落实好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第一书记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贫对象搞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强调。
“与往年相比,今年选派第一书记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落实好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第一书记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贫对象搞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强调。
第一书记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贫对象搞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2010年7月以来,省委作出了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软、穷、乱”村任第一书记的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