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响应十九大号召,纷纷召开“动员会”“誓师大会”,令人振奋。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意识到乡村的复杂性,认识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点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为,没有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有情怀的“三农”工作队伍,振兴乡村就难以落地,甚至会出现专家所批评的对乡村“建设性破坏”现象。
高素质的“三农”队伍,既要了解农业特点,也要了解乡村价值,同时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农民、爱农村的情怀。
首先,不能想当然的理解现代农业。中央反复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十九大宣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由农业特点所决定的,农户经营被认为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现代农业完全可以在农户经营基础上通过广泛合作来实现,而不是人为“促进”农户放弃耕地去垒大户。为什么大量人为推进的所谓规模化农业失败,就是由于违背农业基本特点所致。农业规模经营是有条件的,要与城镇化、工业化速度相适应,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相适应,也要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农户经营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创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实现,而不应该以否定农户经营为代价。偏离农户经营的基本方向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其次,不能简单化地看待乡村。乡村是个十分复杂的有机体,在其漫长成长过程中,不仅产生了适合乡村生产和乡村生活的空间结构,也发育出了诸如民俗、信仰、习惯、民风、村风、村民参与、乡规民约、道德规范等乡村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饱含着人类生存的智慧。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无论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还是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只有建立在乡村价值结构体系基础上才能事半功倍,离开乡村固有结构体系创造一个新的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原因。应该看到,目前的许多基层干部尚未认识到乡村存在的重要性,试图用城市建设的思维改造乡村,甚至热衷于拆村,让农民上楼,其结果是乡村农业生产被削弱,乡村手工业空间丧失,乡村文化载体不复存在。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靠运动式的一蹴而就,更不能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基层干部只有懂得农业的基本特性和乡村的价值体系,才能够沿着农业的发展规律和乡村价值谱系、顺势而为,建设出既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谐乡村。分析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乡村振兴典型,一个普遍的事实就是因为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他们或是县委书记,或是乡镇党委书记,或是村支部书记,他们有乡土情怀,又发现和掌握了乡村发展的基本特点。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在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特备是一把手)对农业特点的认识和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把握,保障决策不偏离中央乡村振兴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把具有基层“三农”经验的优秀分子选拔到“三农”工作岗位上,避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弯路。同时要充分利用、整合“三农”学者的研究成果,吸收其合理成分,为振兴乡村提供理论支撑。(作者: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03日 02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起来,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互相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三农”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十九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
截至3月12日上午12时,河南代表团共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议案51件,建议628件,已全部送交大会秘书处议案组。提交的679件议案、建议中,按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279件,占41.1%;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9件,占16.1%;三是关注“三农”、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89件,占13.1%;四是关注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81件,占11.9%;五是加强立法、反映民主法制进程的73件,占10.7%;六是涉及扩大内需、对外开放等其他类的48件,占7.1%。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建议:将农历二月二日设立为中国“农民节”。将二月二设立为中国“农民节”,更加有利于社会更加重视农业,农民更加受到尊重,更加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月4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召开,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焦作市“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就进一步推进“三农”工作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王小平强调,要以认识为先,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
2017年,河南要发展优质小麦面积800万亩;优质花生2000万亩;新增优质奶牛5万头,新增优质肉牛20万头,发展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00万亩;发展优质林果12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8万吨。
2016年,我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顺农业结构,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断加大,“中原粮仓”正蝶变为“绿色厨房”。2016年,我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探索解决田间地头与百姓餐桌的“错配”问题。
而通过对与“三农”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各个平台2015年发展情况进行整理,蓝皮书课题组指出,2015年,全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业务规模为120亿~130亿元。对此,蓝皮书指出,很多从事“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平台,缺乏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的理念,导致产品难以规范,隐藏着较大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
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获悉,今年,该省累计获得145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涉民生关键领域薄弱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