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论头条 > 正文

从上游发力,保护个人信息

2017年05月12日09:05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法律制裁不能仅依据后果,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从信息的源头严格把控。新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倾向

  个人信息安全,亟待强化保护。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开发布。相关解释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进行详细说明,进一步明确了侵犯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

  入罪门槛降低、惩罚范围增大,是不少人对该解释的直接感受。细览解释,严惩内部泄密人、节制人肉搜索等新招式,直击现实痛点,大大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也为法条的应用勾勒出具体细节。数据显示,自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至去年年底,全国法院共接收此类刑事案件495件、审结464件。新的司法解释,无疑是对这期间司法实践的总结,以更好回应现实、完成对法律条文的补充。换言之,这有利于推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范从纸面进一步落实到地面。

  隐私泄露助长电信诈骗,人肉搜索酿成生活悲剧,裸贷风波流出私密照片……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尤其是置身于无远弗届、几乎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基本信息、消费习惯、位置轨迹等,都可被转化为数据存储起来,在技术层面降低了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而人们拥抱数字化生活的过程,也意味着对部分个人信息使用权的主动让渡。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司法解释补足法律和实践之间的空隙、指导司法实践,确需按下快进键。

  进而言之,信息时代的信息保护难题,也挑战着传统的法律规制逻辑。一般来说,有了实际侵害结果,法律制裁才会介入。今天的个人信息长期处于暴露的危险中,且很多时候,信息泄露对个人的侵害结果并不明确,让人难以觉察。因此,法律制裁就不能仅依据后果,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从信息的源头严格把控。新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倾向。比如,广受关注的“内鬼条款”规定,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单位内部员工,一旦借职务之便收集或泄露信息,将面临更严苛的惩罚。解释还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严格管理用户信息的义务,也可能入罪,由此确立了“谁收集谁保护”的预防原则。从关注后果到重视行为本身的风险,在上游发力,正成为信息时代法律规制的突出特点。

  当然,完全寄望于立法和司法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天候、360度保护,并不现实。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违法成本低与维权成本高的双重困境。法律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通过技术手段设立屏障、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多元规则的作用,不断完善数字时代的文化环境与商业伦理,个人信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未来才会更为可期。(彭 飞)

文章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保护 责编:王庆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安徽破获1.25亿条个人信息被售卖案 涉数个省市

    3月3日,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公安局通报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达1.25亿条,犯罪链条横跨全国数个省市,9名嫌疑人被抓获。

  • 网售个人隐私开房记录都可查 信息黑市为何猖獗

    个人信息泄露严峻性不断升级,贩卖“黑市”日益猖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数据大量来自“内鬼”和“黑客”渠道,建议有关部门及时从销售渠道端追查非法交易,遏制“黑产”泛滥。公民隐私被严重侵犯以及多行业个人信息数据非法暴露在互联网当中,反映了我国数据安全管理仍存在大量薄弱环节。

  • 快递行业开始使用“隐形面单” 不暴露个人信息

    随着人们频繁使用快递,很多人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会暴露在包裹的面单纸上,记者了解到,快递行业目前已经开始使用一种“隐形面单”,上面不显示用户手机号和地址。

  • 信阳一工商所所长泄露公民信息 网上出售牟利

    本报平顶山讯日前,平顶山警方侦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先后抓获19名犯罪嫌疑人。至此,专案组民警成功侦破了这起涉及公民个人信息1100余万条、非法获利350余万元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捣毁窝点7个,扣押作案电脑21台、手机25部、银行卡10张。

  • 重庆32人涉嫌非法购买400万余条个人信息被起诉

    记者从重庆市巴南区检察院了解到,32名涉嫌非法购买412万条公民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近日被检察机关起诉。检方提醒,不仅是出售公民信息,购买他人隐私类信息、严重影响他人工作生活的,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 个人信息贩卖链条大揭秘:60元1条谁买给谁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此案中,包括银行职员、电信人员、快递公司职员、航空售票点负责人等,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参与“成新”专线侦破的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刑警大队案审科副科长孟庆辉证实,张某文在手机定位圈的影响力很大,只要找到他,基本都能达到目的。

  • 公安部指挥25省区市公安机关破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该案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繁多,涉及银行信息、民航信息、上网信息、快递信息等10余种个人信息,衍生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多种下游犯罪,危害十分严重。犯罪嫌疑人韩某某于2015年成立“商务调查公司”,从犯罪团伙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实施“找人、婚外情取证”等违法犯罪活动。

  • 男子个人信息被泄露 名下突然“冒”出4辆车

    核心提示 日前,周口市沈丘县的刘先生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反映,他在一次办事中意外查询得知,登记在他名下有4辆车,这让他焦躁不安,担心因此上当受骗或遭遇其他损失。至于4辆车的信息是如何登记在刘先生名下的,晋所长表示,事发在2013年,他是2014年才到车管所上班的。

  • 公民个人信息谁在泄露?快递等首当其冲

    海淀法院审理后认为,6人均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杨某、徐某等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半年,及缓刑2年至1年不等,各处1.5万元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后徐某伙同物业公司的李某等三人,非法进入物业公司的电脑,窃取业主信息4000余条,并以人民币4000元的价格出售给被告人欧阳某。

  • 精准夺命电话诈骗案背后 个人信息非法买卖猖獗

    如果不是8月19日的一通电话,18岁山东女孩徐玉玉在几天后就可以到南京邮电大学报到了。进群不久,一连串的消息便弹出来,群内成员开始出售“湖南会计考试、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的数据,2016年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考生数据”等个人信息。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