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分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土耳其安塔利亚参加过3次G20峰会。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关于G20,习近平这么说》,为您呈现习近平对G20的期待和构想。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即将在中国杭州开幕的2016年G20峰会,世界充满期待。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现实,G20作为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高峰论坛,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梳理近三次G20峰会上习近平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出,此次G20峰会主题“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与习近平讲话的精神一脉相承。
创新——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
习近平对创新的重要性有清醒认识。在2013年的G20峰会上,他指出:“发展创新,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
如何创新?对此,习近平有明确的论述,一是“各国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二是“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推动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性增长”。三是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当前中国和世界都必须走的路。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此次杭州峰会,“创新增长方式”是重点议题之一。人们期待着此次峰会为提高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提供新的思路。
2014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这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迎接习近平主席。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开放——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开放已然成为所有国家的必须选择。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封闭则各退。
习近平曾在2014年明确提出对G20的期许,那就是“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
那么,如何让贸易和投资的血液流动起来,让世界经济的肌体健康发展呢?
对此问题,习近平抓的“牛鼻子”就是反对保护主义。他指出,“要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不搞排他性贸易标准、规则、体系,避免造成全球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从而“确保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此次杭州峰会主题中的“联动、包容”也是对此大势的呼应。为自身,为世界,G20开放的进程必须加快。
2013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发
包容——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
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曾深刻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金融体系的“瓶颈在于我们缺乏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直指弊端。
当此之时,习近平“包容性发展”理念便凸显出其全球价值。
“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习近平在2014年G20峰会上强调。2015年的G20峰会,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实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不仅是共同的道义责任,而且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中国不仅提出理念,更率先践行。2013年峰会上,习近平表明中国支持加强多边反避税合作;2014年,他宣布中国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2015年,他承诺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
中国有言、有行。二十国集团集中了当今世界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完全应该也有能力更好地将包容性发展落到实处,作出表率。
2015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这是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领导人合影。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合作——没有哪一国可以独善其身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作为占全球经济总量80%以上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对此理应也能够有所作为。
如何勠力同心,共谋发展?综合习近平在3次峰会上的讲话,可以一言以蔽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协调。
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根据各自国情采取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确保自己的经济不出大的乱子。这是最起码的责任,也是基础。
主要发达经济体要努力巩固和扩大复苏势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要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和压力,保持和恢复增长。
其次,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
各个国家在自身经济发展中,都应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国,则更需要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透明度。
这方面已有成功尝试,“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就业部长会议决定加强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协调,是个正确的路子,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习近平说。
合则多利,分则多伤。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只有“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做好朋友、好伙伴,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才能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全人类,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张,得到了大会的一致赞誉和深入探究,这样的眼光和胸怀为推进全球互联网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担当。“中国眼光”会为网民谋福祉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全人类。
中国“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今年9月4日至5日,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3月21日至22日,G20“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法国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总部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共同参加了会议。
中国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模式,证明通往现代化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中国道路是中国自主开辟的现代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伟大创举,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是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就选择了捷克共和国,独立访问一个非大国并且一呆就是三天,这在习主席的访问史上是少见的。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东欧之行将给双方关系赋予全球性战略意义,进一步筑牢中欧“民心工程”和“命运共同体”。
3次访问东南亚、3次访问中亚、两次访问南亚、两次访问东北亚——习近平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将其视为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
外媒纷纷引用这样的数字: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亚洲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亚洲。
今年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内涵,而特定的场合无疑具有特别的含义,有了此前的铺陈,迈向命运共同体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可谓水到渠成。
2014年,大国之间利益的交融、调整与碰撞决定了这一年大国关系的走向。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但包容开放的潮流是阻挡不了的,酒业所能做的只有正视现状、顺势而为。北京APEC为酒业的脱困复兴展示了思想和现实的机遇,但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结束,标志着为期7天的北京APEC会议圆满画上句号。这一系列重要成果,意味着亚太合作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深化、全面提质,意味着亚太各国人民瞩望的亚太梦想开始了幸福启航。
共同的辛勤耕耘,在金秋时节结出果实;美好的亚太梦想,从北京上空展翅放飞。东道主的精心准备、真诚付出,中国的引领性倡议、会议的丰硕成果,在APEC发展历程上留下精彩的北京印记,亚太繁荣发展再注澎湃中国动力。
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从容提出了亚太梦想的概念。从习近平上任之初提出中国梦,到之后提到亚洲梦,再到如今提出亚太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当地时间2013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莫迪在生日当天迎接习近平到访,象征着印中关系在两位领导人的带领下获得了“新生”。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近日于上海举行。(6月23日中工网)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通篇围绕亚洲安全展开,尤其强调指出要实现亚洲“可持续安全”,让人眼前一亮。总而言之,“可持续安全”是对古今中外安全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对亚洲安全问题做出的最为深刻的阐述,彰显“中国智慧”对亚洲安全与稳定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