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艺术被不同的文化理解得参差多态,但中国的戏曲和西方的歌剧有部分是相通的。丰富的内心活动都用唱来表达,动作表现上戏曲是铿锵有力的台步,而西方则是柔美的舞蹈。
带着抗拒的心情来看“戏曲进高校”,但看到连乐器的配备都那么齐全时羞愧不已同时肃然起敬。
对于戏曲的唱腔,唱法,步调不懂一二。写下一些我看到的想到的三四。就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说,乡村生活百态中,迟疑木讷的大哥,风流倜傥的三哥,鬼马搞怪的五哥故事就这样自然有趣地发生,毫无斧凿捏造之感。后续发展中,凤春受骗,大哥新婚毅然出走行云流畅,秋蝉千里赴河南更是推动了故事的高潮。成功塑造了凤春,秋蝉坚贞独立的女性形象,鲜活生动。村口离别话家常后恩爱夫妻人面桃花相映红拉上了故事的幕布。
道具运用上,新婚床上大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墙角光秃秃的扫把垛儿,掉漆的大茶缸子,姑娘脚上的方口布鞋,木匠的家么什儿…一下把过去的年代拉到了眼前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这很河南。
声音的渲染和动作的刻画上,“凡是鸡声,不问它是荒村午夜还是晴阴白昼,总能给我一种极深的新的感动”鸡声带来朝阳,蝉声带来黑夜。而鸟啼则是心中扑咚雀跃。人物的出场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动作的刻画上,紧张时搓着的衣角,想见怕见心上人渐急的呼吸声,内心狂喜时甩掉的鞋…夸张诙谐。
语言的原汁原味上,如果你想听正宗的河南话,就去听河南的戏曲吧。在全国打普通话通行证的今天,方言已经被逼得无迹可循。说来惭愧,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也发不出那种让漂泊游子魂牵梦绕的音色。过去,平平仄仄的语调中我们的喜怒哀乐满得要溢出来;现在我们谈话时音调变得越来越平和,这样标准简洁高效,但我们的情绪在字句间也和我们躲起来了猫猫,这样越来越容易产生误解。河南话是河南人身上鲜活的标记,背后的烙印,是那一口浓的化不开的乡愁。
说几点收获:
一、不能因为不知道就否认它的存在,比如戏曲它可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宇宙上最大的发光体;也不能因为不懂就轻视它的价值,我们要摒除固有认知的偏见。这世界存在那么多新奇有趣,探寻它就是生活的本味。
二、我从戏曲演员身上看到了专业,千锤百炼的专业和曲艺精益求精的传承,也看到了国家一级和二级的差别,在现在有规则能证明你的优秀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三、人类艺术被不同的文化理解得参差多态,但中国的戏曲和西方的歌剧有部分是相通的。丰富的内心活动都用唱来表达,动作表现上戏曲是铿锵有力的台步,而西方则是柔美的舞蹈。
我仿佛又听见了凤春在浅浅地唱着:今世姻缘莫看轻 莫看轻…(作者:新乡医学院 王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