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一部叫《法医秦明》的网络剧大热,该剧改编自《第十一根手指》,作者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一名法医。
近期一部叫《法医秦明》的网络剧大热,该剧改编自《第十一根手指》,作者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一名法医。
秦明说,做了十八年的法医工作,应该给社会留下点儿什么。他所著的法医鉴定系列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向读者普及法医及法制常识,塑造了鲜活的职业法医形象,把刑侦、司法专业领域的生活呈现在文化世界里。
当前社会的法医鉴定、法制的现状,于公众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可以看到,公众对“秦明”的传播方式是认同的。畅快淋漓的故事,结合职业严谨的脉息,能深深地感染读者和观众,在热情地点播、主动参与讨论的弹幕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公众观剧期待得到满足,也看到法律的鲜活表现。
法律、法治,人人都知道,但都是空洞抽象的概念,具体是什么呢,一般人很难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仿佛是空洞且枯燥的概念。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法”的启蒙,并不是在法庭里,不是在大学课堂里,甚至不是那些枯燥的普法宣传中,而是大大小小的影视文化之中。
法的知识概念很专业,但法的基本精神表现,诸如控辩抗衡、证据链条、程序公正等等,有太多文艺作品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一部畅销小说、网络热剧,看似娱乐大众,但何尝没有一些严肃的政治文明承载其中呢?
中国需要更多这种跨界书写,让更多的案例进入公共文化生活之中。普法不单纯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体验。有时候,这种体验出现具体法律生活之中;有时候,这种体验就是看看小说、电影。最近中国版的《十二怒汉》上演,引起很多讨论,这不仅是讨论电影,也是在思考中国的司法语境能否贡献这种问题感,能否触动人们对法律伦理有更主动的思考。
在此背景下,“秦明”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人、一个作品人物形象,而是代表了制作手段的革新、传播方式的优化;它不光是普及公众所需知识的载体,更是代表了一种传播责任。文艺作品肩负传播责任,并不意味着形式的僵化、目的的外露,而是在人们享受文艺作品审美的同时,了无痕迹地习得生活中所需的常识。
这种无“教”而教的境界,有赖于文艺作品内容领域的拓展,有赖于专业化精神的支持,也有赖于传播方式及手段的革新。唯愿“秦明”现象可以再多些。(秦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