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工作留痕”已经成为基层一种普遍工作形式,因其可以通过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反映工作开展过程而被基层广泛采用,但最近有报道指出部分基层干部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
近些年,“工作留痕”已经成为基层一种普遍工作形式,因其可以通过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反映工作开展过程而被基层广泛采用,但最近有报道指出部分基层干部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痕迹主义”在基层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当引起警惕,切忌让“痕迹主义”变成“形式主义”。
“工作留痕”这种做法本身是值得提倡的,通过工作过程中的“留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工作开展情况,在阶段性任务结束时,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种种痕迹”可以折射出开展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日后总结中也“有料可讲”,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而上级部门也可通过“痕迹管理”不用下基层也可随时掌握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工作留痕”可谓是好处多多,值得肯定。
但是现在有些基层部门的“工作留痕”可谓是背离了初衷,从“村里搞一次‘卫生清扫’就需要9份档案”到“下载一个位置软件,随时更改手机定位信息,将痕迹固定在村里,这样就不用担心领导抽查了”,现在“痕迹主义”可谓是闹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归根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当检验工作成效时以迎检材料的美观与否来判断工作完成的好坏,出现这样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想防止“痕迹主义”这种“形式主义”新变种,还是要在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如果上级部门对基层考核时少一些条条框框的表格材料,基层在工作时是否就会少一些“痕迹主义”呢?如果上级部门在调研时多注重工作实效,又怎会有基层为了应付检查煞费苦心地钻空子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想真正意义上杜绝这种“痕迹主义”还是要改变方式方法,真正突出实效导向,真正注重“里子”而不是过分看重“面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痕迹主义”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要真正发挥“工作留痕”的实效导向,真正以“工作留痕”推动工作落实,绝不可让“工作留痕”背离初衷,坚决杜绝“痕迹主义”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垒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