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原创 视频 评论 财经 房产 汽车 家居 教育 健康 科技 旅游 体彩 消费 娱乐 公益 河南爆款 数读有道 郑在读书
新闻评论
映象首页 > 新闻评论 > 评论新青年 > 正文

消除“侥幸心理”功夫在平时

2018-05-02 15:42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因为心存侥幸,没有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没有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

  “因为心存侥幸,没有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没有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不承认,就可以蒙混过关,真是悔不当初。”近日,因不认真对待组织函询,故意欺骗组织隐瞒事实,江西省南昌市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某被立案审查。这是江西省南昌市纪委监委通过抽查复核函询件,发现并查处的一起典型问题。(4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侥幸心理”从根本上说就是不良作风顽固性、复杂性、反复性的表象,是一种不担当、不负责的“不为”之心。心存侥幸的官员自然就难以行得正、坐得稳,跌跟头只是迟早的事儿,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是对自身问题的一种纵容。

  侥幸心理是一种“邪念”。 《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原本的农民在一起的侥幸之下当成了常态,最终让自己成为了“笑话”,这就源于他因侥幸而滋生出来的“邪念”,才让自己的心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对官员进行谈话函询是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官员的问题抓早、抓小,早治疗、早预防,这是一种关爱,但是却有官员把这当成了“关口”,认为自己只能守口如瓶才是最好的。

  对于官员来说,“侥幸心理”是把他们问题的缺口越扯越大,很容易让他们的思想防线松弛、让原则变成摆设,让底线成为“空置”,在名利前低头,在金钱下弯腰,自然就难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

  由此可见,“侥幸心理”是为官的大忌,但是要消除“侥幸心理”并不是“一时”,而需要“时时”,把功夫用在平时,让官员“吾日三省吾身”,摒除杂念,剔除虚浮,远离骄矜辞色,才能净化心灵,涤荡灵魂,面对问题不回避,面对错误不逃避,才能避免侥幸害了自己。(刘明月)

(责任编辑:胡浩斌)

微视评

新华社评论员: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又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