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让我们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留守儿童,同时也希望为人父母的能够好好反思,自己对待子女还有哪些不足。
1月27日除夕之夜,云南镇雄县15岁留守少年小龙(化名)没有去看满天璀璨的烟火,也没有跟家人互诉衷肠话新年,而是决绝地喝农药自杀了,自杀的原因令人心痛!(2月3日《春城晚报》)
看了这个孩子留下的这份遗书,就像有一把尖刀深深扎进心脏,是什么样的愤恨与无奈,逼迫少年选择在除夕夜喝农药自杀,并留下戳心的遗书。作为父母,退一万步来说,不能给孩子一个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至少不能给孩子一个充满压力的灰色生活!
爱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却很多孩子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声关爱,还有即使无法回家也可以电话常常聊天,说说自己,谈谈儿女,有沟通有了解才有爱。孩子就像棵小树苗,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对精神上的呵护。
改革地脚步在继续,城镇化转型,工业化升级,网络信息发展,但同时也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偏远山区根本享受不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致使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伤疤。多少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抛子离家打工,孩子们在家艰难地和爷爷奶奶度日,他们心里有苦难言,思念寂寞孤独啃噬着幼小的心灵,表面上孩子自杀是家庭的原因,本质上却是社会问题,就业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才是造成这一状况的祸根!
同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罪魁祸首,在小县城乡村,甚至在一些小城市,戾气瘴地,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盛行,并且已发展到极端毫无规则可言,导致这些地方的人心态扭曲。试想,一个孩子,还是留守在相对落后而又封闭的地方,让他以大人那种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家庭给他的压力,是可笑又可悲的。注重教育,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培养良好的积极的价值观、健康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次次血的教训、一个个留守儿童之殇,中国模式的代价不应继续成为精神之疤,无论是发展地方经济,还是户籍制度改革,政府都要设法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为务工人员创造条件,解除种种限制,让那些迁徙的“候鸟”尽早定居下来,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精神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要善待他们。凡事不是非黑即白,在管与不管之间,还有爱、温暖、智慧、期待、包容……让我们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留守儿童,同时也希望为人父母的能够好好反思,自己对待子女还有哪些不足。(孙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