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站在患者一方,只因为,在大众的理解里患者是弱势群体,自然要被保护。
“早上穿着白大褂躺在治疗台上接受抢救,晚上穿着病号服站在床头指挥并参加抢救。”这是浙江省长兴县一名医生一天内的角色转换。(10月6日 中国青年网)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站在患者一方,只因为,在大众的理解里患者是弱势群体,自然要被保护,其实,医患关系是双向轨道,不能单线而看,自然也不能一味地说医生的不是。
每一个白衣天使的背后,都会有一条医德医风铺就起来的道路。这位医生值班备误解打伤躺上治疗台,变成了“患者”,但是当隔壁传来急救的呼唤时,他立马变身医生,成为了救死扶伤的医生。条件性反射心中有患者再有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医德医风,这是一种不计较,担得起“悬壶济世”的医名。
医患关系的裂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信任的缺乏,如果,医生被患者打了以后,心中藏有怒气,让不满占据医德的上风,那么在患者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变得“麻木”,甚至置患者生命与不顾,这样只会让医患双方的裂痕越来越大。
面对这两个群体的利益冲突,解决方案首先应当着眼于平息怨愤、不满,促进谅解、合作,构建信任、互利,而不是为更深的结怨或纠纷添柴加火。这就需要从构建医患的信任关系上下功夫。让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更加敬畏,让患者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与医生守望相助,而不是把医生当成“假想敌”,甚至宁闹不谈。
刘建峰在微信上写了这么一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在病人心肺复苏成功后,整个人虚脱了,但仍很兴奋。想想真有意思:早上穿着白大褂躺在治疗台上接受抢救,晚上穿着病号服站在床头指挥并参加抢救。”这是一句让人感动的话,角色的改变并不能改变医生高尚的“医术仁心”,医生前进的一步,才会让尊师重道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医患和谐才能有利于共除病魔,医患紧张只会让每个人蒙受损失,所以,医生要让自己的医德医风牢不可破,才能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