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我们党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正确方针,不搞一棍子打死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没想到“蜗牛奖”火了。年初,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奖”,明确将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发放“蜗牛奖”。作为促进党政机关和干部提升工作效能的硬措施,“蜗牛奖”直接瞄准懒政、庸政、怠政。
清代官员李文耕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官不勤则事废”。意思是说,当官者应勤于政务,如果懒于做事或做事不认真,应该办成的事就办不成。勤政是德政之基,善政之要,执政之魂。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能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勤政也是干部干事创业、成就一番事业最根本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作风问题的深入持续整治,使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权力被逐步关进了“制度笼子”。但是“为官不为”依然充斥机关公务员队伍,庸政、懒政、怠政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官员机关作风让人堪忧,工作推诿拖沓、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心,纪律作风涣散、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政事的心态,为官不为、尸位素餐。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庸懒散”、“为官不为”现象,说白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既是机关顽症,又是干部通病,这类人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老百姓面前摆架子,困难面前装孙子,工作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重权轻责、自由散漫、谋人不谋事,一种深入灵魂的精神腐败。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整治“庸懒散”,要严肃纪律督查,严格执纪问责,坚持做到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涉及什么人就严惩什么人,该撤的撤、该换的换,要让违纪者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抓耳挠腮、如坐针毡,通过问责,让“慵懒散”者受到惩戒,让有“为官不为”思想的干部受到震慑,让安于现状的平者“让位”,让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庸者“下课”,营造一个风清气正、踏实为民办事的机关环境,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我们党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正确方针,不搞一棍子打死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既端正思想,又解决问题的目的,只要改好了,仍然是个好同志。因此,党员干部应该躬身自省,“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起”,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定政治信念,确保政治思想不迷航。(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