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文件规定:“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保公园姓‘公’,严禁任何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游人宗旨相违背的经营行为。
日前有读者在本报“我要投诉”微信公众平台上留言,称在顾村公园,有近150亩的公园用地,被栅栏紧紧围住,持门票游客不能通行。在公园游览图上,这片区域被称为“异域风情园”,是顾村公园一期工程配套的“一轴、一带、三区、七园”中的一园。(1月12日《新闻晨报》)
按照公园管理方所说的,为了弥补公园管理支出的缺口,将园区内的风情园租出去,也是增强公园的造血功能。区上财政拨款又非常有限,公园管理方将公园变会所,也体现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但是问题就出在,公园变成高端婚庆会所后,公园还能叫公园吗?
相关资料显示,风情园于2008年的核批是生态休憩绿地,随后于2013年又改为商业服务用地。但是公园管理方的回答是,目前风情园的土地性质仍是绿化用地,并不是商业用地。不知道是文件想忽悠群众,还是管理方想忽悠政府,这块地到底该用来做什么,以及现在正在做什么,好像大家心头都是一本糊涂账。实际上,该庄园于2011年就开始运营,也就是同公园一起开办的。这就不难理清了,公园在建立之初,就打算将风情园租出去,2013年再次更改土地用途也是“先上船后补票”的无奈之举。
如果风情园一开始就定位为高端婚庆会所,那么所谓的增强公园造血功能一说,显然就站不住脚。公园还没有正式运营,你凭什么能够预知财政拨款收不抵支?怎么就知道必须依靠租赁收取租金来弥补管理支出?如此看来,公园管理方不过是想借机敛财,把公园当成牟利的工具罢了。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风情园已经是名亡实亡,或者说从未存在过,为何在浏览图和网站等宣传资料上,都还明明白白地标注着风情园呢?甚至在购票处,售票员都不知道风情园为何物。唯一的可能是,为了让公园“看上去很美”,公园管理方不顾公园实际情况,虚增公园基础配套,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买票进园。
当然,为了盈利,将公园改为私人高端婚庆会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前提是,必须搞清楚风情园到底是不是公园规划的一部分,以及是不是组成公园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与公园一同规划的,那么就有乱用政策的嫌疑,在规划中,商业用地和公园用地显然不在一个政策范围内。其次,如果开放后的公园中没有风情园这部分服务,那么再将风情园纳入公园的整体服务内容,就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打着公园的旗号,却辱没了公园的“公”字。
有文件规定:“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保公园姓‘公’,严禁任何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游人宗旨相违背的经营行为。一是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严禁利用‘园中园’等变相经营。”公园既然姓“公”,那么就应当为公众服务,不能将公园变成个别人牟利的工具,更不可玩弄群众、欺诈消费者。(李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