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奖学金居然只有一块钱。”昨天,一位苏州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吐槽,“还不如不发呢。”最近,苏州大学的奖学金成了热词。
“奖学金居然只有一块钱。”昨天,一位苏州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吐槽,“还不如不发呢。”最近,苏州大学的奖学金成了热词,今年,不论是“学习优秀奖”还是“专项奖”,该大学各个学院的奖学金金额统统都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11月9日《北京晨报》)
《说文·一部》对于一的解释:“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象征开始,以笔者拙见,苏州大学象征性的1元钱奖金或有两层含义。其一旨在提醒学生,大学激励教育不能沦落成为奖学金的“俘虏”,学校纷繁杂乱的奖学金已被某些大学生披上了追名逐利的外衣。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子当需铭记入学初衷。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大学的职责是提供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环境。让年轻人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敏锐、坦荡、同情力、观察力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自由交谈和辩论中,得到受益一生的思维训练。
其二、《中华心法》云: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而一也符合大学教育专注如一的精神,对大学生思维的培养在经度和纬度上贯穿如一,但是这种专一并非一条单直道,而是秉持专一态度的多维度发散。笔者认为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进则天下退则田园的进取与淡薄,有一份舍我其谁的态度与责任,也要能够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淡定从容。一言以蔽之,大学本身的魅力和具有的深度,影响或将是学生生命的厚度。
其实我们看到目前只是把学校的各项奖学金变成了一元钱的象征性奖励,而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仍然存在。这种激励机制并未消失,只是档次更高了,这又岂不是更好的激励。激励教育的基点是实践,也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其价值在于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
但是激励教育若过分的依赖于奖学金制度,难免流于表象。学校的激励教育需要构建多维度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统一、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激励的统一、适时与适度的统一、个体竞争与团队协作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在宏观上构建激励型的学校文化,中观层面上建立激励型的教师队伍,微观层面上体现激励教育的实施细则,从而形成推动激励教育发展的合力。这才是一元奖学金的应有之意。
话说回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好人,若丢掉这个目的,就很可能适得其反。不论是奖学金的激励,还是专业科学的教育都是途径,不是目的。教育的背后,需要贯彻精神教育,一个做人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做事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这才是更重要的。(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