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长通道”之所以成为新闻富矿,也在于其对民生的关切,对个体需求的呼应。
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司法部部长张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等亮相“部长通道”,回答多个热点问题。
“孩子下午3点半就放学,家长无法接送怎么办”“是否会重拳治理校外托管班乱象”“让999名罪犯回家过年,出于怎样的考虑?”“在校的法律本科生还能不能参加司法考试”……虽是首场“部长通道”,可记者们毫不含糊,抛出一个个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部长们更是不避矛盾,坦率作答。
其中,我注意到,“下午三点半难题”在2017年两会中,陈宝生部长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就曾被提问。当时《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不久,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表示:“要鼓励各地探索经验,创造自己的品牌,解决自己的问题。”
时隔一年,今年陈部长在“部长通道”上再次回应:“全国已有25个省份制定了符合各省份实际的措施。”陈部长列举了几个城市的措施: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做到全覆盖,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师会在工资方面给予倾斜;北京市主要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900元;南京探索了弹性离校时间。用陈部长的话来说,“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高招。”“接下来要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总结政策问题。”
国家发布指导意见,对原则问题进行规范;各地在意见的框架下,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各自探索;国家总结经验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立法——一个小小的“三点半难题”,以“两会”为时间节点,思路逐渐清晰,解决路径也日渐明确。而这,恰恰体现了政策与民意在互动中交织前行。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一条通道,连接着民心和政策。近年来,“部长通道”之所以成为新闻富矿,也在于其对民生的关切,对个体需求的呼应。(思凝)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