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街头,不时会有小朋友背着印有“幼小衔接”字样的小书包走过。这些小朋友参加的多是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幼小衔接”培训班。每年七八月份,有不少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中班结束时提前“毕业”,进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
学校里的“不务正业”大概就两种:一是高校里的专业课趋冷、考研火爆;二是幼教中的提前毕业、培训疯狂。说起来都是“起跑线焦虑”闹的,人人都不晓得这“起跑线”划在哪里:拼命补、拼命学,唯恐比别家的孩子少偷跑了一厘米。加上培训机构煽风点火,家长就都有了这种“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思。
“幼小衔接班”不是新事物,甚至在当下的教培市场还很有刚需。一方面,光听名字就很美好,强调适应性训练,填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罅隙;另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依法有偿教孩子知识,还有啥可说的呢?但问题是,这种拼命灌输小学知识的“衔接班”,果真存在得有理、有利、有节吗?
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就下发通知整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这些年,各地为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乱象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就利剑高悬,“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或要求家长购买教辅材料,将降低其评估等级,处1万元罚款”;又比如从2017年9月起,天津市对全市幼儿园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如果幼儿园教育内容与方法违背教育规律,有“小学化”倾向,将被视为不合格。于此语境之下,正规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被拍死在政策的板子上,市场化学前培训班就可以合情合理地李代桃僵了吗?
当然,家长的焦虑也可以理解:一是代际固化的焦虑,对教育的跳板功能寄予厚望;二是知识难度的焦虑,对小学知识体系深感“绝望”。
可是,学前教育如此急功近利,合适吗?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尊重孩子当下的身心特点,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谁也别指望一两句话就能解开家长的心结,更别指望顺势而下的教培市场主动契合教育规律。市场自治有边界,教育秩序讲法治,舆论上的“不可取”远不如法律上的“不可为”更有力。既然说服教育被实践多年证伪,既然学前教育乱象迁延不决,不如细致调研、审慎立法,依法取缔那些“小学化”的“衔接班”。(作者:邓海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