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5月十多位地市一把手登台亮相当地电视台、以演讲形式PK推介各自旅游特色之后,山西旅游业这两天又因大力推进景区景点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受到外界关注。作为实施“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省首批149家景区景点的“两权分离”改革日前基本完成,其中不乏祁县乔家大院这样声名远播却一度连年负债运营的著名景点,“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凸显,还让景区在资本市场向前迈进一大步”。
当前,我国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日渐明显,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最明显的一点是,旅游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行为,而变成了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的生活方式,因而对旅游产品形态、服务品质都提出了新要求,对过去政府主导经营开发模式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景区景点全方位开发利用、改造升级对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那些经济稍显落后又寄希望通过旅游带动发展的地方,很容易出现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另一方面,游客需求迈向多元化、高端化的趋势,要求景区景点具备更加专业化的运营能力,过去那种单纯“坐收门票”的经营方式和“铁饭碗”的管理机制,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概言之,一场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本质上说,景区景点的“两权分离”就是探索走市场化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地方曾尝试过以拍卖或租让的形式向社会转移旅游景区经营权,并在业内激起不少纷争。时至今日,基于对行业发展的上述认识,使得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加入到探索行列。与山西略微含蓄的“两权分离”概念不同,辽宁今年推出的举措直接就叫“国有景区市场化改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虽然各地提法有所不同,但无疑都契合了《意见》的方向。报道中提到,乔家大院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和控股管理后,于今年6月底挂牌新三板,数据显示赢利500多万元,令人看到改革的可喜一面。
与当年国有企业改制不同的是,国有景区的市场化重点之一不是人员分流,而是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部分景区或是在圈定的自然保护区内,或是内含名胜古迹,如何确保市场化的开发利用不致对二者造成严重破坏,就成了地方政府要仔细取舍的问题。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去年11月,湖南岳阳市相关部门拟将岳阳楼景区交由企业“托管”经营,消息传出后旋即引发热议。除了明确是否合适由企业经营,对地方政府来说更具长期性的考验是后续监管机制能否有效跟上。前几年,湘西凤凰古城的“门票打包新政”,终因无法逃脱政府为企业利益背书的嫌疑,最后只能尴尬取消,算是顺应了民意。此外,一些自然风景区还可能牵涉土地、森林所有权等方面的问题,如何确保在市场化过程中,最大限度维护当地村民的所有权利益,实现开发利用的共赢,也不容回避。
归根结底,景区市场化也是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问题。这要求地方政府要尊重行业规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旅游产业组织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同时又真正做好“守夜人”,加快转变职能,以法治化思维实施管理,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子 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