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证券副总裁、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一个论坛上发言称,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西安、苏州、合肥等9个城市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这个说法在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一线城市”吗?
如果真有8个“一线城市”,大概可以麻将凑两桌了。这些年,有关“一线城市”的各种概念层出不穷:“新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超一线城市”……弄得很多城市心里不淡定,就像中国家长的“起跑线焦虑”一样,虽然谁也不知道所谓“人生起跑线”划在哪里,但谁也不想输在线上——城市也是一样的心思,能挤上“一线”的,拼命在各种排行榜中蹭热度,实在挤不上的,也要往“二线”“三线”上蹦一蹦。
可问题是,“一线城市”本就是个不甚靠谱的民间概念、非学术范畴,专家学者竟然正儿八经地论证出“8个”的标配,这种脑洞大开的创新之论是如何“妙手偶得”的呢?最早的“一线城市”之说,来自于房地产业的概述。当年温州房价高企,一度也被列入“一线”的席位。后来关于一线城市的划分便各有各的考量:有的从行政级别来划分,有的按城市规模来区隔,有的以人口数量做标记,还有的则按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分而视之。遍翻相关学术研究或制度设计,几乎没有“一线城市”这种拉风的提法。比如社科院主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自2003年始每年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排名;或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分别在2002年和2011年进行关于国际化大都市的研究里——皆不曾定义过“一线城市”的面目和肌理。
据说眼下正热的,是不少城市在争夺“国家中心城市”这顶帽子。只是,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城市别称的“好看”与否其实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功能与责任、发展与担当。对于民众来说,争夺“一线城市”固然挺热闹,但是别忘了,北上广深等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城市”基本都是楼市风口,如果房价上去、人口上去就成了“高颜值的一线城市”,市民估计并不会以这所谓的“一线”为傲、为荣。至于以“一线城市”带动中国的城镇化率,这个清奇的想法早就被现实所归谬了:大城市病还嫌不够闹腾吗?靠扩张城市规模来摊烧饼,大概和粗放型产业的前世今生异曲同工。某种意义上说,祛魅“一线城市”之光环,才是中国城镇化亟待反思的事情。
一座城市在哪一“线”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城市居民活得舒坦、过得安心。再说,武林盟主不是自封的,“一线城市”也不是叫出来的。多些务实、少些虚荣,每一座城市才会自有其光与热、自得其诗意与美好。(作者:邓海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