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之后,机器人开始写诗了。微软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小冰曾发布原创诗集,近日小冰又在华西都市报开设专栏“小冰的诗”,发布新诗。机器人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关注和议论。
如果说流行网络的所谓写诗软件还比较低级的话,那么近两年来机器人的写诗“造诣”早已突飞猛进。去年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宣布,他们的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社科院等唐诗专家评定,通过了“图灵测试”。所谓“图灵测试”,即指在非面对面的情况下,通过语言、作品分辨其是否为人类或者机器。换句话说,光看作品,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些诗句是人写的,哪些诗句是机器人写的。
不过,在我看来,要说机器人已经取代了诗人还为时尚早。当然,从结果上看,机器人的诗已经能够蒙骗大部分人类,但机器人并不明白写诗的原理和意义,它只是堆砌词句的表达,却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又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实际上,机器人在计算、记忆等脑力方面,确实超越了人类,但目前还在两个方面无法突破,一是创造,二是情感。以小冰为例,它写诗是综合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风格,自己不能凭空创造。而人类写诗,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情绪,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进行创造性劳动。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是“术”层面上的,机器人越来越厉害,人类该干什么?目前,机器人已经在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大量取代了人力劳动,如果不是因为成本原因,可能在绝大多数体力劳动领域,人力都可以让贤了。接下来,脑力劳动领域也一定会出现类似的现象,重复的机械劳动一定会被机器取代。比如计算、记忆,早有计算器、硬盘等代劳,而现在人工智能也开始应用在法律咨询、售后服务等服务领域。这种变化,需要人类社会对人类应当从事什么劳动,如何改变教育模式等进行彻底的反思。最近马云又语出惊人,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样的教育。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其次,是“道”层面上的,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也许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具备意识,拥有创造力、情感也不是不可能。到那个时候,人何以为人?在具备了同等意识的情况下,一个钢筋铁骨的机器人和一个血肉之躯的人类,真的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吗?除了这些哲学上的思辨外,当然还要警惕机器人反过来成为人类的主宰。人类创造人工智能,会不会像霍金等科学家警告的那样是“自取灭亡”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够回答了。(张涨)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