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各大高校即将迎来又一批新鲜“血液”。上大学的成本除了学费,更多的就是生活费。家长担心生活费给多了孩子学坏,但钱给少了又怕苦了孩子。记者近日在北京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其中,餐饮伙食所占比例高达48.16%,是大学生开支的主要部分。购买穿戴和社交娱乐上的开支比例位于第二、第三。
三成在京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600元。对此结果,有人惊呼“太能败家”,也有人感慨“真心不多”。其实非但在北京,各个城市大学生的生活费,近些年来都经历了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尤其是相较于上一代人的消费水准,简直可说是有天壤之别。就此而言,罔顾年代语境的纵向比较,实际上并没有说服力。
大学生生活费是高是低,与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密切相关。也恰是以此为据,许多大学生为动辄数千的生活费作出了自我辩护。然而若深究下去,我们却会发现,这其中的逻辑并不总是成立。以占大学生生活费近半比例的“餐饮开支”为例:得益于财政专项补贴,高校食堂的定价普遍要低过市场行情一截。按说,这本该帮助大学生们省下一笔不小的花费。
大学生生活费走高,固然和物价上涨等市场化因素有关,但其背后的驱动机制,显然要比这复杂得多。众所周知,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带有一定封闭性的特殊市场,其中的供求关系、消费模式等与一般的大众市场存在很大差别。这意味着,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缓冲带”,可以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或少受“市场变动”的即时影响——可是,许多大学生,并没有用好这一“缓冲带”,反倒急于将自己置之于消费市场的大潮之内。
就此而言,大学生生活费的上涨,与其说是“被动上涨”不如说是“主动上涨”。其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大学生消费的“成人化”。通过对“社会人”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的仿拟,大学生们不断拓展着自己的消费边界。于是乎,诸如美妆花费、健身花费、交际花费等等,悄然间都变成了大学生消费的基础选项。这一以“消费扩张”为表征的青春宣言,可谓凝结了新一代年轻人争取自身权利的强烈意志。
关于此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传统意义上家长对大学生财务的“强约束”已在瓦解。这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们借助社交媒体获得了更为方便的发声渠道,也更善于抱团为自己的切身利益“代言”;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他们借助网络借贷等方式开拓了更多的资金源头,这使得过去家长们“掐住经济命脉”的杀手锏几近失效……种种因素共同作用,在“生活费”这件事上,大学生群体业已从之前的“游戏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升级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大学生生活费的上涨,到底是好是坏、是对是错,这实则很难评价,也没有必要去评价。真正需要去思考的是,在大学生客观上已获得更多财务自由和消费自主权的当下,与之相匹配的价值引导和风险控制机制,是不是真的足够成熟和健全了呢?(作者:然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