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不堪的重负,所以大家都来重复模仿一下“我们是谁”,在生活的重负下抵消抑郁与不开心。
这几天,朋友圈被各种版本的“我们是谁”刷屏了。随后,各路观众把吐槽精神发挥到极致,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我们是谁”版本。“我们体”因此广为流行,但能流行多久,无解。
追根溯源,“我们体”来自美国,作者是艾丽·布罗什(Allie Brosh),还是一位80后美女。布罗什为何要创作“我们体”漫画,原来她患有抑郁症,是想通过画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治疗和缓解自己的抑郁症。
最初,漫画作为一种内心体验和释放自己内心的窗口,的确缓解了布罗什的抑郁症。她的漫画也结集为《夸张与一半》出版。其实,早在童年时期,布罗什就患上了抑郁症,并且通过不断搬家等方式来自我治疗。不过,到后来,画漫画和发表作品似乎对治疗她的抑郁症效果也不好了。于是,她宣布写一本新书,叫做《解决方案和其他问题》,试图进一步对抗抑郁症。
抑郁不是抑郁症
需要明确的是,抑郁是一种负面情绪,也就是不开心、不愉快、不痛快、不高兴,是多侧面的心境不佳,如悲伤、苦恼、沮丧、郁闷、消沉等。这是每个人在一生中任何时候都会产生的某种心境体验。对一些人来说,这就像流行感冒,甚至不用药,好好休息,过几天就会好转。然而,抑郁症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与抑郁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抑郁持续的时间长短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抑郁和抑郁症在症状的复杂性上也有区别。抑郁症往往伴有明显的躯体性症状和心理症状,如持续的顽固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异常,同时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定位的功能性不适和疼痛,检查时又无异常,但是抑郁一般只是难过、消沉等。显而易见,与抑郁症比较起来,抑郁还是一种“轻松”的状态。而且,人们会自然而然追随自然的变迁,如在暴雨连绵和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产生抑郁,因为大脑中的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五羟色氨)、内啡肽分泌减少。
尽管有专业人士认为抑郁症是可治疗的,但也有人认为抑郁症到现在也弄不清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因而治疗是困难的。不过,在对待抑郁症上意见比较一致,就是通过自我疗伤来排解,而且,这样的行为有很多,有的专业书籍列出了20多种方法,如找些事情做,散步、下棋、骑脚踏车、阅读等,以转移注意力;从记忆中寻找快乐,找朋友倾诉,加以发泄;大哭一场,尽情流泪;运动,如果平日就有运动的习惯,不妨试着耗尽全身力气;涂鸦,以写字或画画来抒发感受;搬家或换工作,改变环境;养宠物等。
看来,布罗什就是这么做的,涂鸦不仅转移了注意力,也让她获得了世界声誉,部分缓解了抑郁症。
“我们体”疗伤心灵
布罗什敢于坦承自己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勇敢的生活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让“我们体”流行全球。不过,“我们体”在世界流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拨动了所有人的心弦。比尔·盖茨也很欣赏“我们体”,不仅购买了《夸张与一半》,而且写了书评,还推荐给夫人梅琳达,称这是一本深藏着“令人开怀的惆怅”和“令人捧腹的忧伤”的、有趣而坦率的回忆录。
对于多数人而言,世上哪来那么多“岁月静好”,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不堪的重负。所以,大家都来重复模仿一下“我们是谁”,在生活的重负下抵消不开心。至少在自嘲的时候,换得一丝轻松和片刻解脱,也是在应对自己的短暂抑郁。这也是布罗什的“我们体”深得人心和流行的原因。而且,《夸张与一半》所创造的“我们体”的很多内容不仅让人沉思,还能让人捧腹大笑,这或许是对人们生活的最大贡献。
至于布罗什以及其他患抑郁症的人,我们当然要祝福他们早日康复。但正如布罗什自己认识到的,“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不要试图一劳永逸地帮她(患者)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帮忙可以理解,但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措施。有时候你的‘帮忙’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是种压力,因为他们会为了不让你失望,而假装自己好多了。”(张田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