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升级,公共服务也要跟上

2017-08-16 10:37 来源:广州日报

  为引导居民科学从事体育健身活动,中国首次推出国民健身“说明书”——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下称《指南》)。《指南》针对中国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就体育健身活动方式、强度和时间等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大大提高,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不仅体育健身覆盖了各类人群,健身活动类别也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大众化的跑步、游泳、乒乓球,还是较为小众的击剑、滑雪、高尔夫,参与的人群都越来越多。而且,目前的全民健身,已经不再满足于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更是追求质量和效益,从单纯要求时间和运动量的1.0阶段,升级到了更凸显个性、更需要专业指导的2.0阶段。

  就拿最大众化的跑步来说,以前有一双运动鞋就可以进行了。而现在,跑步的讲究可就多了,晨跑、午跑、夜跑,呼吸节奏,跑步时长,各有各的不同,跑步装备也是让人眼花缭乱,跑鞋都分避震型、稳定型、控制型等多个类型,还有心率表、压缩衣裤等等,跑步都能跑出一个大的产业来。至于击剑、冰雪等运动,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想自己随便玩玩,根本就不可能。

  运动方式升级了,我们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也需要及时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健身需求。这个时候推出全民健身指南,可以说是正逢其时。我们知道,锻炼可不能只凭一腔热情,不恰当的锻炼不仅会引发运动损伤、疾病,甚至可能出现猝死等情况。要让全民健身真正走向全民健康,给国民健身一本“说明书”,引导人们根据自身情况更科学、专业地进行体育运动,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把引导人们科学的健身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也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及时升级,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具体体现。在《指南》发布之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索为市民提供这样的公共服务。广州、上海等地方设置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广州已有2.9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在各个社区,让更多的人不仅爱健身而且会健身。实事求是地说,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需要大量既有体育基础,也有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开展活动也需要经费,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条件,而《指南》则可以实现一本在手,科学健身的目的,大大拓宽了适用人群,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

  全民健身的核心就是便民、惠民,推动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还需要更多公共服务的升级,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参与进来,在运动健身中受益。在公共服务的硬件上,健身设施配套需要升级,既新建更多的运动设施,也盘活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运动场地,打造十分钟运动圈,方便人们在小区中、家门口锻炼;在公共服务的软件上,创新各种健身指导的方式,举办各种健身讲座,开发运动APP让更多人爱上运动。在健身公共服务的升级上,既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又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社会驱动、市场参与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老百姓通过全民健身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谭 敏)

责编:王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