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微企业减税,释放“不拔小鹅的毛”之善意

2017-06-28 09:1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从今年7月1日起,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黑龙江工人报,6月26日)

  事实上,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越来越大,减半征税的范围从最初的3万元,逐步提高到此前的30万元,而今这一限额又提高到50万元。这是今年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六大减税措施的内容之一,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达5800亿以上。

  从征税角度来说,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鹅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现是:既把鹅毛拔下来,又不让鹅叫唤,或者少叫唤。因而,“拔鹅毛,减少叫声”一直被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征税原则。笔者认为,国务院为小微企业减税的举措,正是释放出“不拨小鹅的毛”之善意。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是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举措。

  十六世纪的法国政治家让·科尔伯特曾说:“征税的艺术就像拔鹅毛,拔尽可能多的鹅毛,而让鹅的叫声尽可能最小。”虽然从他担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角度来说,“拔尽可能多的鹅毛”让人觉得有些“刺眼”,也有历史的认知局限性,不过此后人们往往借此表达如何减轻“税收痛苦”的理念。

  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等人也将“拔鹅毛”的征税理念借用到现代经济学之中,当然不是采用“拔”这么心狠手辣的说辞,而是强调应如何征税来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税负公平”,并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等。不合理的税收可能扭曲经济政策并产生一种超额负担,即“征税的无谓损失”,纳税人的经济福利减少超过政府筹集的收入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基本共识:小微企业的征税成本高,征税过高会扭曲经济效率,进而影响到弱势群体就业、收入再分配公平等,带来一系列社会不合意的结果。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对小微企业均持“宽容”态度。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效率”“无谓损失”等概念过于晦涩难解,还是“拔鹅毛”更加“接地气”。不管怎么说,小微企业就好比是刚刚出生或者处于长身体的“小鹅”一样,这个时候的“鹅毛”又少有小,拔了之后不利于“小鹅”的长大。何不呵护“小鹅”长大之后再拔呢?

  以有人呼吁征税的小微电商企业为例。韩都衣舍、小狗电器、三只松鼠、林氏木业等知名品牌,当初无一不是通过淘宝或天猫起步,从几个人的“小微电商”发展成为高市值互联网企业。2016年韩都衣舍纳税超过1亿元;三只松鼠自2012年纳税70多万元,2016年纳税1.47亿元。

  这些企业在“小鹅”(初创时期)的时候,也经常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韩都衣舍副总经理胡近东曾说:“企业在创业初期阶段,确实是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一次失误的决策、一次处罚,都能随时致企业于死地。”也就是说,不合理的“处罚”(有些地方将罚款视为非税收入等创收来源,也是这两年重点遏制的领域)、税费负担等“拔鹅毛”的举动,都有可能将这些“小鹅”的性命断送。

  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经济的一个生命体,只有自身健康成长才能承担社会责任,为小微电商减税有助于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是激励公众投入“双创”之中,解决更多的就业、经济健康增长。如今年1-4月份,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2%。二是企业发展壮大后,自然会交更多的税款,如三只松鼠从每年交税70万到去年交税1.47亿元。

  三只松鼠并不是个案。据了解,首批拟上市阿里平台商家已达近百家,市场估值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国内资本市场正迎来电商企业集中登陆的高峰期。而这些商家也都在爆发式增长中,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小微电商企业“长大”成“大鹅”后,必然“毛”有多又亮。

  至此,实在没有必要谈“税负公平”等大道理了,因为在笔者看来,呼吁对小微电商征税的人,根本不懂“税负公平”的真正内涵,“税负承受力原则”是税负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大鹅”多拔一点“毛”(当然也要尽量不让“大鹅”太痛苦,不能活活拔死),“小鹅”不拔毛或者少拔毛。

  窃以为,传统的小微企业也好,小微电商也罢,都是“小鹅”,都应不拔毛或者少拔毛,这也正是此次国务院释放的“不拔小鹅的毛”之善意,体现了政府呵护小微企业成长的良苦用心。(作者:盘和林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责编:王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