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中国医学论文被《肿瘤生物学》期刊在4月20日一次性撤回一事,可能并非表面上的“涉及虚假同行评议”这么简单。日前澎湃新闻对牵扯其中的一位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已落选)的相关论文进行了调查报道。
在报道中,可以发现这则被撤下的论文,有着诸多的不正常。首先该论文除了一名通讯作者外,还有六位作者。然而,除了第一作者之外,其他六人可能都被挂名,未参与过这篇论文的写作和投稿,但被第一作者列为作者。且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并不知情,未在论文上签字,均由他人代签,也从未收到杂志发送的确认作者信息邮件。
其次,代签者发布了一个“情况说明”,“在完成实验和整理好初稿后,由于我的英语功底不扎实,委托广州挚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润色并发表”,“在得知退稿原因,我查阅相关资料后,主要由于润色公司违规操作,冒用审稿专家邮箱,发布虚假夸大的评审意见,导致这次退稿。”
最后,是这家公司的声明,当年办业务的人系违规操作,已经辞职,“我们公司本来只能做润色,不能帮人投(稿)的,但他投了,后来就辞了。”
一轮调查下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链条:挂名作者不知情——论文由某公司“润色发表”——公司经办人已辞职。相信这也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成果,带来光环无数,然而作者,是可以不知情的,挂名是可以随便挂的,发表是可以交给公司的,最后也是找不到责任人的。学术圈的事,未必人人皆可明白。但外人用常识即可推知,如此情节,太不正常了。
不妨转念一想,这则调查报道针对的只是107篇被撤稿论文中的一篇,就已如一团乱麻、纷纭难解。倘若将107篇论文逐一筛查,恐怕每一篇都有自己的“故事”,恐怕每一篇都可以找出令人惊叹“原来论文发表是这样”的情节。倘若再将视野扩大,全国范围内的论文造假、科研谎言仔细审视一圈,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人们不愿相信的可能,或许已经是事实了:学术圈外的人看起来“不正常”的事,在圈内已是“习以为常”。
这些年,我们所看到的学术造假,俯拾即是、不胜枚举。2015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就曾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中国作者的论文。2010年,西北某高校6名教授实名举报一博导学术造假,一校领导找6名教授谈话,开口即是: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确实,当论文造假产业链揭开冰山一角,外人的大惊小怪,或许真的是见识短浅,在有些人看来,挂名也好、代写也罢,这值得拿出来说事儿么?相比于诸多“不正常”构成的常态,一本正经的人才显得固执与滑稽,如此儒林百态真有令人咂摸不透的荒诞。
我们不能忽视审视论文导向的医务工作者的成绩评价机制。这次所撤的107篇论文,大多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门诊、手术之余,论文依然是评价的硬门槛。而临床判断水平、手术实施水平、挽救危急病人等指标,又没有量化成客观的评价机制。那么论文,就是评价的唯一出口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论文何以挂名成风,并催生出产业。从某种程度看,论文独大的评价体系,也难免是有些“不正常”的。
整治学术不端是该花大力气了。需要矫正的,不只是作假的个人与单位,而是一种业已见怪不怪的土壤与空气,深陷其中而不自觉的生态:论文的指挥棒下,万千学者人头攒动、争抢版面;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挂名、代写恬然不以为怪;学术不端揪出后,罚酒三杯、点到为止。
整治的第一步,就是要唤醒全社会的敏感神经,意识到这些“太不正常了”,也别再用“风气就这样”得过且过了。(光明网评论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