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政府决策也阻止不了家长们名牌大学的梦想,何况尊重一名优秀的“伙夫”而不是钱财需要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教育改革功成难期,政策之外,还需要观念、文化等聚合的大系统综合力量。
在千呼万唤的高考改革方案之后,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乐观的消息也回应着强调公平的改革方案:北京大学2014级校本部本科新生近两成是农村户籍,此比例创了该校近年来的最高纪录。在这个立足当前现实的好消息后面,就总体教育状况而言,应当说,改革的步伐才刚刚迈出。
无论是指标的分配,还是招录方式的改变,甚或是3+3的分数评价模式,都是基于旧思维的考试路径,似乎除了知识应答,别的道路尚处于不通泰的困局,这也难怪有人抱怨“改革力度过小”。一些专家进而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没有真正的简政放权,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不容易获得实质上的改变。
客观地说,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且不说高考,即便是高等教育本身,在国民教育这个大系统内也只是偏居一隅,以整个教育体制改革来论,首当其冲的问题,并非高等学校招录学生的“高考”,而是普遍知识灌输背景下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人们时常挂在嘴边,而又近于空谈的能力、素质培养之类的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此阔大的问题我们不妨搁置,仅就教育范畴内一些具体的“小事”来看,恐怕就困宥于达成共识。
比如是让孩子们学会知识,还是激发学童们投身于对知识的兴趣,这个本来不矛盾、互相促进的共生体现而今却近乎成了对立的分立身影。以当下的体制,评价教育成果完全取决于知识记忆的验证考试,教师本身的教学效果是这样评介的,家长们(甚至社会)也以此度量学校的好坏,更困难的是,所谓对知识的兴趣却处于无手段“考试”验证的尴尬境地。
平等是法制社会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然而公立学校之间的高下攀比之外,学园中的求学者也被三六九等的编队,此优等、彼优秀之外,还有群类的分级,如“实验班”。家长同样喜欢将自己的孩子排名并以之滋扰亲生儿女。更甚者,连理想也难逃高下的病态鞭策,做科学家、大官人可以理直气壮,而当匠人学农夫只能低声下气。学校内外都想建起一座矗立天下的倒金字塔,没有人想过这样的怪物是不是立得起来。其结果是在孩童心灵里早早地种下了身份高低贵贱的种子。殊不知塔尖的锐利固然光耀塔身,但没有塔基的坚实,其结局只有一个,就是坍塌,社会如此,国家焉能例外。
更糟糕的无疑是正确答案(知识)的单向灌输,而不是反思、诘难中确立对知识的认知和领会,从小学及至大学,一步步将创新必备的批判精神扼杀殆尽。就一个社会而言,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更善于理解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更从容,反过来只知道记忆知识的博学人士实际上可能会成为生活自理都有问题的书呆子。
古人云“因材施教”,几乎没有教师和家长信然,官方计划也几乎找不到此类多样化的个性教材,学校也是千面如一,就连本该学术争锋的大学也如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所言: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以一个现代人看来近乎荒唐的“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封建等级、贵贱诉求,却几乎无人不奉之圭臬,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至于道德、审美的塑造和完善还是得到大众认同的,这多少还有一点慰藉,但这没有影响当局者视教育为急功近利的产业,国家的改革规划本是出于长远考虑,不过就高考改革方案本身来解读,似乎有些短视,至少“农村户籍”的说法就与户籍改革不甚协调。但是,“追求学问,不是为了图利”这种思想,尽管蒙田在十六世纪就提了出来,估计现在的家长们未必会接受,同样不会被轻易接受的应该还有诸如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前置于知识灌输……要家长们放弃逼迫孩子们明天就当“将军”的苦心仍然任重道远。
显然,即便政府决策也阻止不了家长们名牌大学的梦想,何况尊重一名优秀的“伙夫”而不是钱财需要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比起政府来,民众非功利的远虑、理性的耐心,都只能建基于相容的社会环境。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教育改革功成难期,政策之外,还需要观念、文化等聚合的大系统综合力量,这不是政府之力所能独担的,那么就从政府主导模式开始改变吧。(欧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