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外资独资医院成色需本土市场检验

2014-08-29 08:00 来源:长沙晚报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

  随着7省市试点铺开,外资独资医院终于开禁。相较于《通知》内容的笼统简练,后续实践的具体走向,更能给公众以想象空间。在本土医疗市场难孚众望的语境内,太多人期待着外资医院能提供不一样的体验。所以,这样的闯入者或曰搅局者,再一次被我们视作推动革新的力量。但是,这种良好预期究竟能否在现实中发生,实则具有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必须厘清的是,外资独资医院与大众医疗业之间,终究还是存在不小的距离。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传统优势就值得怀疑。因为,此轮外来医院的移植、复制过程,并不会顺风顺水,显而易见的阻碍可谓多矣。比如,药品引入问题。若继续参照普适的《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管理之,那么外资独资医院的用药门类和价格,便几乎与本土医院无异。再比如,医生执业资格问题。现阶段,外籍医师来华行医注册手续繁琐、滞留时间极为有限。

  外国一流医院的优质服务,立基于先进、便利的器材和药品供给,也立基于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就此而言,中国市场的外资独资医院,并不能天然搬来其固有优势,整体性市场生态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必须在本土化视野内,重新建构自我。那么,到底是不惜成本全盘复制已有的“成功范例”,还是作出符合中国医疗业实际的妥协,必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外资独资医院必须纠结的命题。也因为这种纠结,外资独资医院在短期内,尚不足以挑战此间的主流秩序。

  此外,笔者以为,外资独资医院并不一定能成为搅动全局的“鲶鱼”,而可能会是满足少数人的私人定制。因为此类医院更多只是服务于过去那类“飞的患者”,即动辄坐飞机出境就医的外籍人士与本土富人。超高收费决定了其不会和普通民众发生太多交集。但即便如此,我们仍旧不能说,它们对寻常百姓毫无意义。随着更多高水平外资医院的建立,一部分高消费力患者被分流过去。那种无论贫富一律挤在名院抢名医的一幕,势必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因为外资独资医院的存在,旧有医疗市场的层次感得以强化。由此导致的患者分化,将极大纾解淤积于公立医院的就医压力。除此以外,此类医院的高质服务,也将成为业内不容回避的标杆。所以,总体来看,外资独资医院的成色还需本土市场检验。(然 玉)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