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伟大更加彰显,他的思想光辉更加灿烂,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他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历史巨人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他的名字和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他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历史转折关头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太深的印记。
邓小平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革命立下无数丰功伟绩。但最为中国人民深深铭记、由衷感恩的是他老人家晚年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建立的不朽功勋:即结束长期统治全党、横行全国、贻害无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纠正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一系列严重错误,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结束僵硬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过去30多年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程无可辩驳地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在关系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和未来命运问题上所做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渴望和热情,本来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国家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可惜的是,由于全党、全国的主要精力都忙于阶级斗争,忙于“抓革命”,而那些抓生产、搞建设的人被批判为“唯生产力论”、“修正主义”,国民经济被破坏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成美元只有155美元,中国沦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0亿多人口的大国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建国30年后全国城市还不得不实行极低标准的生活必需品的凭票供应制。社会上弥漫着“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情绪。
试想,如果不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不废止“七八年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有害理论,不拨乱反正、纠正历次政治运动中积压的大量冤假错案,何谈中国发展,何谈安定团结?鉴于如此深刻的历史教训,是邓小平一再向全党全国人民大声疾呼,要扭住经济建设不放,“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才出现了30多年全国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好局面。想想这些,我们怎能不感恩邓小平?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为中国发展建树的一座独特而耀眼的历史丰碑。是他坚定而鲜明地指出,不开放,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如果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他的主导下,中国逐步改掉了僵硬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开辟了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是他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其他人,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的主张,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他倡导创办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城市,造就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在全面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倡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以身作则,带头废除长期实际存在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终身制。
邓小平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持、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举国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中国连跃几级,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6万亿元,人均合6800美元,是1978年的44倍;201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3.82万亿美元,继续保持多年的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集装箱总量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世界。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人民生活普遍大幅改善。我们在享受这些丰厚的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感恩邓小平?
这些历史抉择,都是邓小平同志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作出的,表现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超凡的智慧胆略、博大的胸怀、高超的领导艺术、崇高的使命感和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不愧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楷模。纠正极“左”路线的错误,就是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当时的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两个凡是”派为代表的继续坚持毛泽东错误路线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一股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力量。邓小平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彻底瓦解了“两个凡是”的防线,同时又旗帜鲜明地提出对毛泽东要一分为二,在纠正他错误的时候不能否定他的功劳,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同时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在党的重要会议上正式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妥善地处理了这一重大难题。改革开放涉及对过去30年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公有制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涉及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及向西方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触及各方利益,从一开始就阻力重重,突出表现在“姓社姓资”问题上争论不休。邓小平的做法是“不争论”,先从比较单纯、比较容易见成效的农村改革开始,城市改革从办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用事实教育全党全国,逐步把改革推开。
邓小平的历史功勋,概括起来,就是在历史转折关头,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解决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捍卫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历史表明,沿着他老人家开辟的道路前进,中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徐学江)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