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新闻,不仅要看标题读内文,还要掰开揉碎,才能分辨新闻里的一些隐藏特质。一条貌似“乌龙”的新闻,内核里却藏着如假包换的真实诉求。有时,正是由于这种诉求太过于强烈,才会左右和误导舆论目光,让新闻关注点不自觉地跑偏。
这种误导就像一种保护色,使得新闻蒙上一层斑斓外衣,不细分,晃一眼,你是很容易走眼的。以下要说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约一周前,一条新闻称“中科院专家研究贪官大脑,或可利用药物来抑制腐败倾向”。研究小组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无论金钱多寡,向志愿者提供金钱都会刺激他们脑部的“愉悦”区域。资金越多,激活程度越强。
有专家据此称,如果发现受贿与大脑相关性,就可研究替代方法来调整人行为,包括药物或心理治疗。就是这条新闻延伸出“吃药反腐”的舆论讨论。而昨日新闻则辟谣,中科院专家回应,课题是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与腐败无关。反腐须靠制度不能靠吃药。(7月13日《新京报》)
“反腐靠制度不能靠吃药。”这是心理研究专家的金玉良言,当然也是最基本的政治学常识。仅凭这一句,就可知这个研究组心智是正常的,不会傻到想靠研究类似“长生不死”的“长廉不腐”等灵丹妙药药来防治腐败。
那么,也就是说上述关于脑神经机制的包括使用金钱刺激在内的各项试验研究,都只是自然科学、社会心理领域,最正常不过的科学实验,而非猎奇趣味的炼丹术士类诡异八卦。相反,这个试验,正好雄辩证明了,人的理性的有限。相比刚性无情的制度,人是最不可靠的。
不管你以为你是多么刚直不阿,多么清廉正气,这项实验已经表明,只要向参与的志愿者提供足够的金钱诱惑,那么几乎无一例外,他们的“大脑左侧额下回稍上方的一小块区域”就会出卖其“灵魂”。
套用最近红遍网络的“霸道总裁”式网文——“你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金钱的多寡,直接刺激这部分脑部“愉悦”区。钱越多,刺激越强。相应的左侧额下回激活程度越强的人士,越倾向于牺牲道德准则和公平原则去追求财富,他们也就越容易被“收买”。
这是人体的生理特性。道德都是律己的,而自律强度,当然是因人而异。但不夸张地说,应该没有人是完全无私,完全利他,完全能战胜这部分“生理缺陷”的。从这个实验也可看出,“能腐而不腐”这完全是反生理反人性的。而要强制地“存天理灭人欲”,保证吏治清明,就只有靠法律靠制度,制度反腐,才是任何国家和社会的终极利器。
既然明乎此,那么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民间或舆论对此实验的解读多么“跑偏”,不管所谓的“吃药反腐”显得多么乌龙可笑,我们都不能仅仅对“吃药”这个误会一笑了之,而应正视其间蕴藉的反腐诉求。
为何民间本能反应是对“吃药反腐”的戏谑嘲弄?是因信息不对称下,民间反腐诉求空前高涨,却忧心专家不务正业,拿“吃药反腐”等神棍级实验来愚弄公众智慧。“吃药防腐”是假,而雷霆反腐却是现实诉求。
既然是个乌龙,就没必要过分纠结实验目的,而应将所有精力重新转回制度反腐的正规。只有天罗地网的严密反腐机制,才能对抗“不腐白不腐”的人性弱点,这一点也是无数落马贪官的血淋漓的成本空前高昂的试验,一遍遍警示我们的。简直不需要再对此存半点疑虑,再在这方面浪费丁点实验经费和精力了。(李晓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