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垃圾分类为何进展缓慢?近日市城管委官员的回答是:机制不顺、投入不足、运营不畅、法规不全、动力不足、宣传软化。相对当初官方对垃圾分类表现出的信心满满,如今这“六大难题”的喟叹显然要务实得多,问题的核心何在?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趋势,要做好一方面须对症下药,解决现存问题,另外还有必要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此项工作自身的规律。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官方对于政府、市场及市民三者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角色扮演,肯定有了清醒的认识,从城管委官员列举的“六大难题”看,比如投入不足、运营不畅、宣传软化等,都道出了目前的问题,城管委提出问题并表现出一定的担当,值得肯定,不过也给人以“私心太重”的印象,即缺乏分工,工作主要靠政府机构一肩挑。有必要分析这种模式,广州垃圾分类过去经历了高起点,决心可谓不小,如今遭遇尴尬,值得反思的是,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垃圾分类,是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将垃圾分类单纯视为一项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主导来操作,这就意味着需要动用包括财政在内的大量公共资源,因为垃圾分类工作分散面极广,要保证分类效果,必然需要探索一整套全新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另外,作为一种掺杂环保理念的公共政策,它能否产生效益,还有赖于普通市民的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显然得依靠转变生活观念、动员民众参与。过去的经验看,行政主导的动员机制往往道德宣誓意味浓厚而激励效应不足,久而久之,顾此失彼,很可能由于资源支持不足而陷入工作惰性。此次城管委官员提到的“六大难题”中,“很差钱”受到媒体特别的关注,表面上看是一味要钱,其实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靠行政主导的垃圾分类,要想有所斩获,大投资大编制就是必然的结果。
问题是,垃圾分类是否必须走上述模式?从经济角度看,垃圾分类并非脏活累活,它有利于环保,亦可反哺生产,这意味着这一模式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若能利用经济杠杆,通过在制度设置上让出一定的利润空间,势必能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反之,在缺乏市场力量介入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太投资,且很可能陷入政府模式的低效病,甚至衍生腐败。去年年底,广州市人大代表视察全市垃圾分类情况,结果发现“明察效果普遍好,暗访基本没分类”,问题显示,分类运输是整个垃圾分类流程的薄弱环节,小区有进行垃圾分类运输的还不到三成,这些弊端多数是市场力量缺席的结果。
广州城管委官员表态,希望今后让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这无疑是务实的思路,其中,企业角色主要影响垃圾回收的效率,是机制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强调社会力量则涉及到垃圾回收工作中的主体多元性特征。除了政府和企业,小区物业、市民的态度无疑将对垃圾回收产生直接的影响,激发、培育这些主体的参与热情,是垃圾回收工作不容回避的环节。广州的学习对象是台湾,回顾后者走过的历程,垃圾回收工作伴随着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今天的成效与民间组织、公民等主体的角色扮演休戚相关,广州要打造出垃圾分类的行业标准,有必要重视这些主体的作为。
激活民众参与热情方面的工作,杭州、上海等地近来做出了一些探索,观察它们的动员模式不难发现官方对垃圾回收观念的转变,或许可以将它看作一场新生活运动,但又不宜单纯视其为环保行为,依靠道德宣誓动员民众参与。随着城市的扩张,垃圾围城状况让人忧虑,当前迫切需要通过优化公共决策来推动垃圾分类,如果各个主体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垃圾分类前景并不黯淡。广州作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理应在这个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