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七常委全部下乡有“故事”

2014-04-11 16:41 来源:环球网

3月,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下乡”。这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环,七常委各选一个联系县进行调研和指导。

河南兰考、内蒙古翁牛特旗、福建上杭、云南武定、陕西礼泉、山东蒙阴、吉林农安——7县名字早已见诸报端,有些为人熟知,有些不然。

虽然联系点是县级,但是七常委无一例外地“下沉两级”,走入辽阔祖国版图的最基层细胞——村庄。这些村庄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党报系统的正式文字稿里,而是出现在配图的说明里。其中,俞正声造访的云南武定县插甸乡大古普村,更是未见于任何媒体,系岛上斥候辗转探得确切消息。列表如下:

“有故事”的村

如果不是七常委的到访,在搜索引擎里打入这些村庄的名字,结果都甚为寥寥。让人好奇的是,常委们是如何选择去哪座村庄的?在侠客岛看来,这些村庄可以分为三类:“有故事”的村、“有情况”的村、“可学习”的村。

带着“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的“焦裕禄情结”,习近平来到了河南兰考。而他走进的东坝头乡张庄村,则是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

在新华社通稿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习近平选择这里的原因:“东坝头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位于东坝头乡东部的张庄村曾经风沙肆虐,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沙口。1963年,焦裕禄带领除“三害(风沙、内涝、盐碱)”工作队来到这里查风口、追风源,组织群众挖泥封沙,栽种刺槐……数十年过去,如今的张庄村已经摆脱了自然灾害的肆虐,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去年有210户实现了脱贫。”“东坝头乡张庄村,是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

而张德江、王岐山造访的村,也称得上是“有故事的村”。

查阅福建日报可知,在福建上杭县,张德江走访了古田镇吴地村、才溪乡下才村和溪北村、临城镇九洲村等村落。其中,才溪是一个熟悉党史的人并不陌生的名字——1933年,毛泽东在这里写下著名的《才溪调查》,并在1934年1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印成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的油印单行本,发给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才溪有一座亭,名“光荣亭”。和湖南的“爱晚亭”一样,匾额由毛泽东亲自题写——这也是毛泽东在全国题写过的仅有的两座亭子。而《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所在地,就在张德江走访的下才村。

而在山东蒙阴,王岐山造访了垛庄镇后里村和和八达峪村。蒙阴地处沂蒙革命老区中心,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在这里打响。作为“中共党鞭”的王岐山,在造访村庄时专门提到,“人心向背决定成败”,要注重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有情况”的村

相比起来,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三位常委造访的村庄,则和他们的工作更加“对口”,可以了解的“情况”更多。

作为总理,李克强此次到访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日程非常满。翁牛特旗隶属于赤峰市,这是内蒙第一人口大市,也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红山文化”的中心。李克强此行调研的议题非常多。

其中,在桥头镇太平庄村,他专门选了一座村卫生所,询问药价和服务情况。据新京报报道,李克强在这里发现村医收入微薄,看病之余还要种田;因此他就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决定将今年当地财政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重点补贴村医。而在3月25日,他就在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其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是重要内容。新京报还称,李克强将这次造访中村民提出的问题归纳为6个方面:缺水、缺电、缺路、缺医、生态补偿、劳动力素质。

除了联系点翁牛特旗,李克强还“顺便”走访了赤峰市的红山区和喀喇沁旗,在前者了解棚户区改造情况,在后者的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种植基地察看农田墒情。

担任国家政协主席的俞正声,选择民族众多的云南作为下乡点并不难理解,央视新闻里还出现了他穿着民族服装走进彝族小院的场景。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选择的吉林农安县小桥子村,则是一座以瓜菜棚膜经济为主的村庄,在这里,他“握住村民沾满泥巴的手”,询问了关于粮食直补、新农保、新农合、养老补贴、猪肉价格、道路维修、树木老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问题。

“可学习”的村

可以说,七常委到访的村庄,在脱贫致富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典型意义,是“可学习的村”,有许多也不是第一次迎来“领导”。

比如,张德江此次造访古田镇吴地村,曾在2012年8月迎来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当时孙春兰调研的课题是如何使老区加快发展,华润集团还在此地捐资兴建“希望小镇”;才溪乡作为毛泽东调研过的地方,更是迎来过各路领导和官员,他们来此基本都是学习深入群众的调研作风和精神;临城镇九洲村也因特色种植、农民担保互助协会等原因迎来过龙岩市委调研组。

俞正声到访的武定县插甸乡,曾在2012年6月,被划为云南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住村联户”的包乡责任区,最后形成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插甸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当地的报道中,云南各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负责人和省委组织部领导曾自带行李留宿村庄,其中就有大古普村。

王岐山造访的革命老区八达峪村,现在已经是“绿色生态农业示范村”,其“一片果园一座房,一圈兔舍作院墙”的庭院经济模式,被农业村庄冠以“八达峪模式”,尤以长毛兔养殖为特色,此前还有台湾电视台对此进行过实地拍摄,也进入过一些媒体“寻找最美乡村”的视线。

刘云山走访的昭陵镇高菜尧村则是个例外,相关报道非常少,可以说是第一次出现在“领导”的视线中。

责编:system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