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在中央严令之下,春节送礼之风确实有所遏制。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股歪风并未彻底根除。湖南湘潭某政府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就表示,普通公务员真的没啥油水了,不过,对那些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你要办事还是得意思一下的。
实权,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提到的名词。特别在行政机关,“实权”二字,对许多公务人员来说,都是非常羡慕和向往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些被视作拥有较大实权的部门,在公务员招聘等公开活动中,报名者都要远多于其他没有“实权”的部门。
那么,何谓实权呢?为什么同为政府职能部门、同为政府工作人员,却有“实权”一说呢?显然,“实权”二字,并不是理论上应该出现的名词,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逐年积累和延伸出事的一个非正常性名词,或者说是一个褒少贬多的名词。
所谓实权,说白了,就是不受监督的权力,亦即与个体利益、个人利益紧紧相连的权力。譬如管资金的、管项目的、管审批的、管执法的等等。如果与他们的关系不处理好,自然在工作中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权”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也在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制造各种“实权”,以至于不管是不是“实权”部门、“实权”岗位,都能制造出一些“实权”,供工作人员使用。那么,来办事的,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实权”的制约,需要付出原本不该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财物。
也许,这就是常说的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政府最终变成了权力的化身、利益的化身。自然,也是各种腐败和违法乱纪问题的化身。
曾经有专家这样说过,政府机构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政府变成无权政府。亦即政府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决策的。说实话,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尤其是在各项改革政策都是由政府直接制定的情况下,要让政府砸自己的碗、削自己的权、革自己的命,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不这样做,要想让改革全面深化,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拥有“实权”者,会千方百计地成为改革的强大阻力。
为什么在中央禁令下,普通公务员没有啥油水了,而“实权”人物仍然需要意思。问题就在于,这些人的权力仍然属于不受监督的范围,仍然可以任凭权力的鹰爪四处乱抓、四处捞取各种好处。不然,怎么可能会在机关出现一把手普遍被称作“老板”的现象。说到底,不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力不受监督吗?他们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吗?
事实上,“实权”这个词所以被经常提到,所以成为许多人向往和羡慕的字眼,就在于现实生活中太容易给拥有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而这些好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是有违党纪国法的。但是,却在政府机关大量存在,并被视为部门地位和影响的象征。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多也会在这些“实权”部门产生、“实权”岗位产生。其他部门和岗位,基本都是陪衬。如此一来,还有多少部门、多少人不想去“实权”部门任职和工作,又有多少部门、多少人不想将自己变成“实权”部门、“实权”岗位和“实权”者。最终,倒霉当然是企业和群众了。
也正因为如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政府机关存在的各种腐败和违法乱纪问题,不妨首先分析一下哪些是真正的“实权”部门、“实权”岗位和“实权”人物。在此基础上,再针对问题进行检查和规范。不然,很难让那些拥有“实权”者不再去享受“意思”带来的快感,很难让各种腐败和违法乱纪问题清除掉。(谭浩俊)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