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则报道在网上讨论得很火热。说的是金华有一个老人摔倒在路上。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
饶有意思的是,虽然不敢扶,但是这些人在老人身边围了一圈。围了一圈和径直路过,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小悦悦事件,被撞倒在地的小女孩,无助地躺在地上,一路上有18位路人经过,可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她一把。
圈是一种态度。朋友圈里面都是朋友,小照片发着,心灵鸡汤灌着;校友圈里面都是校友,师兄师妹叫着,学校时光共同缅怀着;商务圈里都是生意人,利益交换着,项目沟通着。而老人身边的一个圈首先表明了这样一个态度,他们没有对摔倒的老人视而不见,没有选择冷漠地走开,而是用自己的躯体,构成了一个安全岛,一个翼护着老人的圆。
他们围了起来,可是不旁观。有的在给120打电话,有的叫来了路口的协警。但是他们还是有所顾忌,有人就说了,“真心不敢扶”。真心不敢扶,是因为四川达州的扶老人被讹事件,犹在眼前,与此前媒体报道的种种扶了反而惹祸上身的新闻重叠在一起,构筑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之墙。要是去扶了,扶出问题怎么办?这样的一个问号一打,就犹豫了,退缩了。
在我看来,也许有很多个老人曾倒在路上,很多人经过,将老人扶了起来,无讹诈,不纠纷,挥一挥衣袖,只留下感谢和温暖。将老人扶起来不算新闻,不扶老人才是新闻,才是稀罕事,这遵从我们基本的生活逻辑和价值判断。试想一下,当扶起摔倒的老人成为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时,整个社会的道德处境显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扶老人扶出问题的阴暗面,而不知道有多少正能量没有得到释放的空间。
我想,这样的一个圈应该代表了大多数人遇到此类问题的真实反应。他们心怀善意,但又害怕伤到自己。怎样越过这一道心墙呢?想起北大校长为了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表示“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需要更多这样的撑腰体。(钱江晚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