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说罗尔是不是诈骗,首先要搞清楚罗一笑的真实病情,具体的诊疗费用等。
近日,深圳“罗一笑事件”在网上刷屏。这边,人们还在为白血病女孩罗一笑的不幸遭遇落泪;那边,就爆出“买不起房的给有3套房的捐款”的反转。
最近的互联网上,几乎每一次涉及爱心救助的热门话题,都会引起壁垒分明的争论。类似话题之所以总能引爆公众情绪,固然与参与门槛低、公众体感强烈有关。另外也表明,我们的社会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边界清晰、有弹性和有温度的公共话语空间。
这一点,从网友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表态中可以看到。要么很容易被感动,“必须转发”等话语满天飞;要么就是“罗尔(罗一笑的父亲)是个骗子”“再也不会捐款了”云云。
观点“互撕”、立场迥异等情绪化的东西确实惹人烦,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似乎没那么难理解。碎片化的信息满天飞、公共讨论动辄找对立面等做法,恰恰暴露了当下社会公共讨论空间和秩序的不足。
互联网平台的特征之一就是众声喧哗。从某种角度看,这样的多维度呈现其实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从中感知到真实的社会情绪。比如,我们应该如何面向社会求助?爱心慈善的边界在哪里?等等。有讨论,有争论,也更有达成某种共识的可能。
围绕“罗一笑事件”产生的舆论场,事实上也具有某种“自净”的效应,经由众声喧哗,进而过滤杂音、甄别是非,并最终向事实的真相靠近。且不说罗尔是不是有诈骗嫌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罗一笑的真实病情,具体的诊疗费用,罗家的经济境况等。而到目前为止,在网友的追问之下,这些信息很快就清楚了。
可以说,在自媒体时代,与海量信息喷涌、真假难辨同步,争论、否定、辩解等行为的常态化,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纠错机制。网友可能很容易被感动,但网友也能很快发现问题。不仅当事人迫于舆论压力,会主动披露相关信息,回应网友质疑,相关部门也会及时回应舆情,担负起主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的责任。这些,在此次“罗一笑事件”中均有鲜活呈现。
此前曾有人担忧,“罗一笑事件”若有作伪情形,恐怕会透支公众对其他更需要帮助的贫弱者的爱心。现在看来,尽管真相的呈现并不容易,甚至会因其过程中触及隐私而刺痛人心,但只要能够实现网络舆论场的“自净”,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减少模糊地带,我们的社会就能够不断实现进步和完善。(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