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打车软件不补贴,消费习惯已入心

2014-05-21 08:31 来源:羊城晚报

  报载,快的、嘀嘀两大打车软件上周五双双宣布停止对乘客的3元现金补贴之后,由于广州连降暴雨,令市民对手机上的打车神器“敢怒而不敢卸”;不少使用打车软件的的哥则“大倒苦水”:乘客在下订单后的等待期间仍能扬手召停空的士而不再等待赚补贴,毁单率大大提高。

  快的、嘀嘀这种通过近乎全民补贴的兴起和收官是有市场考虑的,也是分阶段战略推进的结果。因为它是通过绑定消费者的银行账户、消费轨迹乃至消费习惯,来达到精确锁定消费者的目的。打车服务仅仅是一种实现客户锁定的通道,背后实质是两大互联网企业在较劲,而不是的士业务在比拼。无论这个通道是否真的如企业所愿成型了,但这种快速消费、快速支付的习惯的确已经深入人心,且难以逆转了。

  下一步,快的就透露将“不定期推出各种形式的优惠活动”,嘀嘀也表示此次是“暂停”,未来会“以更多更丰富的非现金方式继续奖励乘客”。可以看到,正因为两大企业还有第二波、第三波的战略储备,才能既强化消费者体验习惯,也能继续筛选和圈定市场。当市民获得从的士到餐饮等方面的“着数”时,也在自动自觉汇报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偏好,为消费大数据输送真实可靠的信息。当对消费群的数据发掘、数据提纯进一步发挥作用时,就会产生数据之上的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考虑到每个大城市几乎都是出租车的卖方市场,因此对的士司机的抱怨大可以不必太在意。毕竟的士司机还是有补贴的,这边被人飞单,那边接了单获得补贴,大体还是可以打平。更何况,即使被飞单,在前打车软件的时代,也已经是常态。相比开车的司机,在大雨中等车的人们还是势单力薄的,乘客失去补贴,却是一种自我解套,不用再受游戏规则限制。其实,只要的士在经济刺激下主动去迎客,这还是在帮交委的大忙,两大企业还是做了专家搞不清楚、财政也做不了的事情。

  快的、嘀嘀这半年来演绎的不但是常规市场大战,也是一种互联网时代下对既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如何更灵活地迎合公众需求,已经不是传统出租车公司想得明白的事情。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这种多点对多点、实时定位的联系,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率,降低了周转成本,对社会形态的催化能力影响极深。如果政府能从这些企业身上学到移动互联网的哲学精髓,想必许多政策会更受欢迎,也更容易落地。(耀 琪)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