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不能轻视“哄抢”中道德的迷失

2014-01-10 08:01 来源:齐鲁晚报

  “哄抢”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不过,4日发生在兰州的一次哄抢还是挑战大家的想象。当时一货车侧翻后,6万多斤橘子撒落,百余村民参与哄抢,场面难以控制,民警只好拔枪制止。

  看过了当事人描述和现场视频片段,才明白参与哄抢者有多“奋不顾身“,才明白民警亮枪的无奈。为了贪点小便宜,把羞耻心、道德底线都丢到一边,这是典型的见利忘义,实在是可恨可叹。

  哄抢不是个小事。自然,我们不能一看到哄抢,就批评国人素质低、道德滑坡,因为参与哄抢者毕竟只是少部分人。不过,这些年来这种“见小利而忘义”的行为频频发生,确实也发人深思: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当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道德观念迷失、是非准则模糊的现象有所滋长,必须加以重视。

  无论在什么时代,基本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都非常重要。这既是个人行为的风向标,也是构建社会风气的基石。我国的传统文化向来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比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价值理念被一再强调,并上升为道德规范的层面,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应该说这些“老规矩”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不过,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思想观念不断交锋,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受到一定冲击。无论是趁火打劫进行哄抢,还是开着宝马领救济食物,或者把公共厕所的厕纸一抢而空,都是重利益轻道义,是非观念摇摆、错位的表现。

  实事求是地说,“哄抢”造成的后果并非多么严重,但问题是,有多少人对这种“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做法心怀认同,甚至认为抢得到是手疾眼快,抢不到是没本事呢?道德的滑坡也许不会轰然作响,而是从一点一滴的退步、迷失开始。如果对这些不良趋向不加以警惕,那后续的危害很可能是惊人的。

  前段时间,习近平同志在曲阜参观考察时就重点强调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面对哄抢行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妨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放纵欲望、随波逐流的苗头;政府部门除了要严肃执法,以儆效尤,也要主动作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精神文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赵丽)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