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思考

2013-11-27 08:0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比特币带来对虚拟货币的思考

  最近,一个叫做“比特币”的金融新概念蹿红,它从原来网络世界里的虚拟存在,迅速地走入了现实世界。诞生于2008年的比特币,前几年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人们把它当作一种电子虚拟货币,使用者可以用它购买一些虚拟物品,如网络游戏装备等;后来,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货币产生了同样的功能。近日,比特币币值出现了上涨,受到全球投资者高度关注。11月1日,各大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币买入价大约为1比特币1250元人民币,到了10日已攀升至2000元附近。更为夸张的是,18、19日两天,比特币币值从3000元开始持续攀升,并在19日达到最高点8000元后又迅速回落,当天报收于5200元。

  比特币的这种疯狂行情,引起了各国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视。先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联储无权直接监管虚拟货币,认为比特币及其他虚拟货币“可能拥有长远的未来”,并申明“谨慎祝福”的态度。继而,我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也在某个论坛上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但他同时认为,比特币“很有特点”,具有“启发性”,个人会保持长期关注。

  一些金融业分析人士将比特币等同为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的翻版,而中美两国监管部门则采取了宽容态度,一方面是基于对民众在互联网上从事交易活动的自由权利的尊重,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干涉比特币交易是基于对货币原理的一种尊重。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元,纸币在物理形态上都不过是一张纸,因为上面写上了不同的数字而产生了远超于这张纸实际价值的商品价值;而人们之所以承认这种价值,关键是货币发行机构以国家的信用为其提供了担保。但是,政府的担保并不是货币信用的绝对保障,政府在财政遭遇困难时,可以随时运用其权力开动印钞机,从而使货币因发行量的增加而贬值。近几年,美联储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而出现的货币超发,导致两国的货币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就是一种例证。

  正是在这一点上,比特币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启发。比特币设计为允许匿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既可以用计算机文件的形式保存在个人电脑中,也可以储存在第三方托管服务。不管以何种形式保存,它都可以通过比特币地址发送给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人,而P2P(对等网络)的分布式特性,确保了任何机构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币的价格,或者制造“通货膨胀”。比特币这种先进性能,是现实世界的货币所不具备的。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比特币要从互联网上走出来,成为现实世界的真实货币,还缺乏可能性,特别是它超越了国家权力对货币运行的监控,因此不具备合法性。但是,比特币利用互联网控制住了“发行量”,使它不可能像真实货币一样,可以通过国家权力出现膨胀,这正是实体金融部门在货币管理中应该借鉴的一个优点。(光明日报)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