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10月9日报道,从去年10月开始,郑州各个社区的基层医护人员被要求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这个任务被纳入卫生部门对社区医院的考评中,完不成会面临上级的督导。
姑且猜测,这个政策本来的目的可能是防止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懈怠,执行不到位。作为一种工作督促办法这个政策无可厚非,但是,指标的压力下,工作难免出现偏差。据了解,目前中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左右,其中严重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1.5%,从统计数字上看,千分之二的要求似乎并不过分,甚至有些保守。但是,概率与事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关系。硬性的指标会不会导致执行者为指标而指标,而使无辜者“被精神病”?会不会导致执行者完成指标后的松懈,而使真正的精神病人得不到关注。还有,会不会引起公众的逆反心理,即使你在某种意义上是科学的,也会被理解成“一刀切”的不客观、不理智。
因此,政策的制定者不妨再斟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弱化对指标的依赖,强化对实际情况的研判、掌握。用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容易被公众接受的方法来推进工作。 (映象网评论员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