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教授基层“挂职”难以复制

2013-09-16 08:16 来源:京华时报

  单从于建嵘教授高调的“挂职”行为来看,这更像是一个“微博公益活动”,而非过去我们所常见的官员“挂职”。

  9月15日,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于建嵘教授前往贵州兴义市则戎乡担任纳具村村主任助理,引发舆论关注。

  名人“挂职”并不鲜见,但于建嵘教授的“挂职”与众不同。别人“挂职”是“学而优则仕”,按“教授”职级好歹也得挂个正处或副厅,于教授却是“学而优则治”。他要以完全没品没级的“村长助理”名义,真正参与乡村治理。他甚至在微博上调侃说,“不要把村长助理不当干部!”

  这个“村长助理”还真用不着“群众选举”或“组织部任命”。俗称的村长,在现时语境中指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于建嵘既非纳具村村民,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自无被选举的资格,更遑论进入村委会。所以才有了“助理”之职——这份公职与我们通常所认知的官职八竿子打不着,倒更像是来“友情客串”的外来顾问。至于这种形式的“挂职”价值几何,那就得看双方的约定以及接棒者接下来的作为了。

  我们愿意相信作为农村问题研究专家的于建嵘教授,将给他“挂职”的纳具村带来新变化。按于教授的设想,希望通过挂职“能将布依族的纳具村从衰败中得到修复,建立文化旅游性质的‘布依大院’,并为天下的艺术家打造一片创作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于教授已经在借助于他“网络大V”的影响力,开始向外界喊话,“我个人的能量有限,拜请朋友们参与。”而他为“挂职”所创作的四幅油画“我们的马领河”,已在微博上公开拍卖。据称拍卖所得全捐给纳具村“布依大院”的建设。

  单从于建嵘教授高调的“挂职”行为来看,这更像是一个“微博公益活动”,而非过去我们所常见的官员“挂职”。于教授甚至在微博上声明,“绝不在贵州领一分钱工资补助和报销车马费,绝不到村民家白吃白占,全是自带干粮。”这分明就是一个乡村建设的志愿者。

  我们当然可以期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授,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离开了于教授本人的社会影响力,纳具村的“挂职”将略显苍白。因此说,于建嵘教授的基层“挂职”,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建设中其实难以复制。我们应乐见于建嵘式“挂职”能推动中国的乡土建设,同样也期待基于乡土社会自发生长的自治经验。因为后者推而广之的可能性更大,对中国未来乡村图景的影响也更大。(王云帆)

责编:李争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