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一个愿“缴枪”,另一个肯“不杀”,也并非就万事大吉了。“缴枪”给谁,谁来监督核查,都是很大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呼吁,建议叙利亚当局将其化武置于国际监督之下,从而避免军事干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示,如果叙利亚同意该条件,那么他将停止对叙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随后,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称,叙方已同意接受,以换取西方国家不考虑对叙动武的提议。
拉夫罗夫呼吁的要点,是“缴枪不杀”: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交出化武,西方承诺不进行军事干预,而实现的难点,一是阿萨德会否“缴枪”,二是西方在阿萨德缴枪后能否“不杀”。
从阿萨德本人看,化武于他其实是一个包袱:当初叙利亚拒绝加入1997年生效的“禁止生产和储存化学武器条约”,主要还是将境外威胁(如以色列)当作首要考虑,而如今存亡问题已变成内战的胜负,化武对战局非但无帮助,还可能惹祸上身。现在同意交出化武,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是,阿萨德原本是法定继承人意外死亡后匆匆接手的“备胎”,他在阿萨德家族和大马士革权力核心的地位并不稳固,其弟弟马希尔权势熏天,许多国外情报机构认为,后者在军事决策上的地位不亚于阿萨德。此前许多信息表明,兄弟二人对叙利亚政治走向立场并不完全一致,按照克里的说法,叙利亚化武这杆枪,有权扣扳机的有阿萨德、马希尔和“某将军”等至少三人,阿萨德就算肯缴,马希尔等肯不肯、如不肯会不会节外生枝,都不好说。
至于美、法方面,奥巴马对军事干预叙利亚犹豫不决,倘能找到“不动手”的理由,而不至于付出重大代价,“不杀”并非不可以。但“不杀”恐只是“不直接动武”,且多半不会签字画押,喜欢搞平衡的奥巴马为抵消“不杀”的政治影响,恐会加强“非动武性干预”的力度。
而即便一个愿“缴枪”,另一个肯“不杀”,也并非就万事大吉了。首先,“缴枪”给谁,是个问题。潘基文提出由安理会出面,这在内战方酣的叙利亚,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其次,叙利亚化武这杆“枪”实在太粗了:由于未加入相关条约,叙利亚被认为拥有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武储存。即便各方配合,将化武集中封存在叙境内几十个点,并等待国际核实和销毁,其过程中也充满风险和不测。即便一切顺利,仅确认化武储量恐就需要几个月,而完成销毁工作甚至更需几年时间。
(陶短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