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李鸿文:国产奶粉与其争名不如争气

2013-08-16 17:18 来源:成都商报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婴儿配方奶粉(1段)比较试验结果,无论是从国内购买的国产奶粉、进口奶粉,还是从香港购买的进口奶粉,测试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而且质量水平相当,不分伯仲。这是一条好消息。在恒天然事件尚未烟消云散之际,可以缓解公众焦虑,树立消费者对奶粉市场的信心。

  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化学元素,但个人觉得北京消协发布的试验结果基本可信:一、采样取样涵盖了奶粉市场上11个主流品牌的15种样品,有一定代表性;二、委托检测的机构是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该中心曾经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对三鹿奶粉进行检测,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三、检测项目多达59种,能检测的项目全都检测了。

  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一直面临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这其中,有个别唯利是图的奶企的责任,有监管的失职,也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尽管事件发生后企业和政府部门作出了很多努力,一些乳业方面的专家也在媒体上信誓旦旦为国产品牌担保,但那些专家基本上帮倒忙,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越不信。

  这样的尴尬处境,在前不久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洋奶粉还可信吗”专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专题的本意是借恒天然出事的“东风”,设置出国产奶粉“逆袭”的议程,可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并没有达到目的。现场有消费者表态说,恒天然只是一个“过失的事故”,而不是一个“蓄意的事故”。尽管恒天然也存在信息发布滞后的问题,但事故的曝光属自揭家丑,坦然面对,并采取措施进行了积极整改。

  反观另一边,自称“良心奶企”的经理诉诸悲情,“恳请”给他们一个机会;乳协专家口若悬河,将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归咎于媒体的不实报道;更有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得意洋洋地反问:如果国产奶粉不可信,某些奶企每年上千亿的产值是哪来的?对此,一位女性消费者四两拨千斤地反击:本来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到了某些人嘴里反倒沾沾自喜。如果不是因为大多数父母买不起洋奶粉,试问,同样价格的奶粉,谁会选择国产的?

  实话说,看到这三位代表的“代言”,我终于找到了国产奶粉难以赢回人们信心的原因。个别不诚信企业的缺德行为,败坏了国产奶粉的声誉,让“良币”受到了“劣币”的牵连。作为国产奶粉的“代言”人,非但不能一味责怪消费者“不给机会”,怪罪媒体“片面放大”,反而应该感谢消费者,感谢媒体。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谁敢对国产奶粉有信心?

  奶粉本无土洋之分,一堆没有外包装的奶粉摆在面前,人们不会在乎它是哪国的产品,只会在意其质量的好坏。坏奶粉有毒,加了不该加的东西,好奶粉至少应该没有毒。国产奶粉与其争名,不如争气。争气不是争闲气,不是争与洋奶粉的一时之长短,而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监管,以公开坦诚的态度,欢迎媒体及社会大众的监督。北京消协公布的测试结果,用数据说话,就是“争气”的表现。

  (李鸿文)

责编:南乐天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